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免费进群后诱导消费 花五六万元能“改命”

日期:04-01
字号:
版面:第07版:连线       上一篇    下一篇

受访者向记者出示曾经工作过的“国学公司” 受访者供图

“6万8,只上了一周课”“我妈交了1万多元后,‘大师’说能保健康”……

日前,不少网友报料,父母沉迷网络“国学课”。这些课程多打着“国学”“免费”等名义吸引老年人,再巧立名目收取高昂费用。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违规课程充斥网络,部分“国学课”还涉嫌诈骗。

记者采访多名“国学课”相关人士,以还原“国学课”背后利益链。

子女投诉:“大师”称不改名将有劫难

“听完课,改名字两三千元,‘改命’五六万元,说能聚财气、旺家庭、通事业。”据受访者所述,这类“国学课”多离不开花钱消灾,一些“大师”还声称“三月不消灾,活不过七八月”……

近日,浙江湖州市民张斌(化名)正因“国学课”头疼。他告诉记者,母亲报了宣称可以“改风水、改命”的线上“国学班”,他点开群里多个上课链接后发现,同一“大师”在多个课堂同步上课,全程无互动,让人怀疑直播课其实是录播视频。七天网课结束后,张斌母亲的“国学班”内容“升级”,开始花钱改名、改风水、改命运等,累计消费七八千元。

张斌说,“助教”每天发数十条消息,“比如‘大师’说厨房方位不对、名字不好会影响个人健康和子女命运,让我妈很焦虑。”张斌说,母亲要求他改微信名和头像,之后又说花钱请“大师”给他取名,“不改名今年有劫难。”

“助教”还曾让张斌母亲出示户型图“看风水”,询问是否和子女同住、每月养老金等。他认为这都是为了摸清情况后下套,上课后逐步被“套娃式”消费的老人不在少数。

在网上分享个人经历后,湖北、湖南、陕西、江苏等多省网友联系上张斌。他们建了一个维权群,希望抱团退费。

此外,多名受访者看到“大师”在直播间卖挂件,大搞“破财消灾”,甚至乱开中药卖保健品,声称“壮阳”“癌症克星”。湖南的朱女士说,妈妈听完“国学课”,多次说要加盟“老师”推荐的保健品店、养老院。

助教揭秘:拿虚拟产品骗老人

得知母亲上“国学课”花费两三万元后,湖南市民黄蕾(化名)到江苏一公司应聘“国学助教”,试图摸清其中的运转逻辑。

她说,“助教”主要通过企业微信与学员沟通,把人引流到直播间。她还要通知学员上课,维护直播间签到率,辅助讲课老师解答问题,“其实更像提高转化率的营销课程。”

黄蕾回忆,公司里多张长桌拼在一起,员工戴着耳机坐在电脑前与学员沟通。为了容下更多人,办公桌中间没有挡板,还有管理人员巡逻,防止员工掏手机,看到就罚款50元。“助教”月薪6600元,底薪5300元,全勤奖励300元,完成四单保底还有1000元奖金。

原价3999元的课,底价2200元,可以还价,“能卖到啥价看个人本事。”黄蕾说,有老人成功缴费,他们会全体鼓掌庆祝。老人缴费越多,“助教”提成越高,比例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几。

最后,黄蕾摸清了真相,“就是拿虚拟产品欺骗老人消费,但公司领导觉得是你情我愿。”

上海日盈(苏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轩硕律师专注诈骗犯罪、网络及黑灰产犯罪刑事辩护,此前代理过相关退款维权的案件。刘轩硕表示,“国学公司”通过直播命理、风水、玄学知识吸引老年人关注,在直播间不定时赠送课程、家居风水知识宝典或转运头像等,要求老人加群、私信联系或点击链接,在开课后几天侧重营销、督促下单。这一过程就是筛出目标客户,达到敛财目的。

律师分析:或可推定为诈骗

“目前我们在办理的案件大多涉及周易、八字算命、风水、奇门等内容。”前检察官、江苏容睿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沈涛认为,如果课程内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牛鬼蛇神”“法器开光”或虚编“生死危机”等误导老人,可直接推定为诈骗。

“一般认定为诈骗罪,按诈骗罪标准承担至高10年以上有期徒刑,组织者和骨干成员一般认定主犯,下级销售人员一般认定从犯,按各自罪责承担责任。”孙沈涛分析,如果过程中存在其他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同时承担责任,可能涉及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虚假广告罪、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等罪名。

刘轩硕分析,如果公司员工培训时明确要求使用上述话术营销课程,虚构公司背景及讲师身份,极易构成诈骗罪、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轻则构成虚假广告罪。即使不构成犯罪,也可能因宣传封建迷信涉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被治安拘留和罚款。

维权律师指出,类似“中医课”“疗愈课”等也需关注。一旦发现受骗,老年人退款维权存在现实困难。孙沈涛介绍,退款维权,需要结合话术证明存在骗取财物目的,但网络咨询难以完整确认话术,认定具有骗取或威胁等情形。此外,销售人员多采取语音聊天、电话等形式与被害人联系,一般不留下书面证据,导致取证困难。

此前,中央网信办对伪国学等开展“清朗·打击违法信息外链”专项行动。官方信息显示,涉及伪成功学、伪国学、“养生课程”、理财技巧等,诱导网民添加好友、加入群组进而实施诈骗的直播、短视频,群众反应强烈,是本次专项行动聚焦违法信息外链问题易发多发的8个重点整治环节之一。

律师建议,不要贪小便宜领取免费课程、家居风水知识、转运头像等“钓鱼钩”。如果对相关课程存疑,可通过协商退款、工商投诉或诉讼等渠道,维护个人权益。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