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4岁的杨先生因腰痛就诊,被医生怀疑是心血管问题。在椒江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台州市中心医院城市医疗集团的高效配合下,杨先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化险为夷。
男子突发疾病,上演“生死时速”
当天上午10时许,患者杨先生在朋友陪同下到椒江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室就诊。他右手拄着腰,面色苍白、满头大汗,告知医生自己在路上突发腰痛,并有点胸闷。
“这种腰痛不像简单的肾结石发作,尤其是出现了胸闷、大汗淋漓以及嘴唇缺氧的症状。”询问病情后,主治医师朱伟玉立即意识到不对,直接拨打了120。
在救护车到前的8分钟,朱伟玉给这位患者做了心电图、血压测量,给他吸氧,开展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测量,并通过“心电一张网”,将所有情况及时报告给台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联盟的医生团队。
救护车到达台州市中心医院后,杨先生直接通过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完善各项检查。“患者病情当时非常凶险,属于高血压的急性并发症,死亡率很高。”该院心胸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潘高峰团队评估后,为他开展了急诊手术,将破裂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成人工血管,并给降主动脉放了支架。手术过程将近六七个小时,杨先生目前病情稳定。
高效衔接,“抢回”救治时间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场“生死时速”得益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高效衔接。
2023年12月以来,椒江积极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布局搭建“心电一张网”,让辖区百姓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以此次救治为例。去年台州市中心医院在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城市医疗集团东山分院,开展人才、技术和资源共享及医疗专家团队下沉,多次进行胸痛、卒中等方面的急救培训,让朱伟玉得以第一时间识别危险信号。
“心电一张网”的建设也是功臣之一。以往患者自己联系医院转诊,耗费时间较长;现在,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通过“心电一张网”及时沟通患者信息,杨先生得到了社区首诊的快速响应和到位的院前处置,从转运到进手术室只花了一个小时,把握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基层医生两年救两人,医疗资源下沉惠及百姓
这样的案例,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发生过一起,接诊的也是朱伟玉。
去年3月12日,时年72岁的周阿婆到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当时她已经胃痛三天了,吃了胃药但是不见好转。朱伟玉怀疑是心梗,立即为她安排了心电图检查,确诊后拨打120将周阿婆转诊到台州市中心医院。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开展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用时不到30分钟,成功为周阿婆打通血管。算算时间,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血管开通,整个救治过程仅用时86分钟。
以上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和医疗资源下沉惠及百姓健康的有力实证。
目前,椒江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均分别与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市立医院等建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合作关系,以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不断满足居民就医需求。近两年共吸引省市级253名专家下沉,门诊量达7.5万余人次。
记者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