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大肿瘤离眼睛 仅0.5厘米

日期:03-28
字号:
版面:第05版:健康台州       上一篇    下一篇

90岁的黄岩陈阿婆(化名),右脸颊附近长了个大肿瘤,夜夜疼痛,无法入睡。如果选择继续保守治疗,那么晚年生活质量势必严重受到影响;但如果手术切除,难度和风险都很大,非常考验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何去何从?陈阿婆和家人陷入了两难。

说到陈阿婆的面部肿瘤,最初“萌芽”还是在两年前。当时,老人的面颊附近长了个小肿块。家人并没有在意。可肿块肆意疯长,不断侵犯面部周围组织,没多久就长到了鸡蛋大小,引起疼痛、鼻塞等症状。

看着陈阿婆为此苦不堪言,子女们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性,赶紧带着她到医院就诊。他们辗转多家医院,但因为老人高龄,外加合并多种疾病,多数医院都建议其保守治疗。

后来,他们来到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郑立荣为陈阿婆进一步检查发现,这颗肿瘤已经破坏了上颌窦骨质合并感染,离眼睛仅差0.5厘米的距离,如果延误治疗,有摘除眼球的风险。当下最有效的方法是做手术,但风险极大。

“在和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手术治疗,还给老人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该科室主治医师林帆告诉记者,鉴于肿瘤的位置特殊,涉及面部重要结构及功能,因此术前组织了多学科会诊,联合口腔科、整形外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共同为陈阿婆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中,专家团队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要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面部神经和血管,这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林帆说,与此同时,医生还要通过皮瓣移植方法,修复老人面部组织的缺损,确保术后她的面部外观及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5个小时的手术很顺利,术中病理检查证实,困扰陈阿婆两年多的病因,为淋巴瘤合并鼻翼部基底细胞癌。目前,老人恢复良好,面部外观及功能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并发症,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已顺利出院。

“鼻翼部基底细胞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癌,起源于皮肤基底细胞,好发于颜面部,主要与长期紫外线暴露有关,也和遗传因素(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皮肤性质以及患者免疫抑制等有关,老年人发病率相对更高。”林帆介绍。

鼻翼部基底细胞癌的常见表现,包括面部出现珍珠样或蜡样结节,肿瘤出现溃疡或糜烂、出血等症状,需要通过皮肤检查和活检确诊,明确病变性质。

“鼻翼基底细胞癌罕见发生转移,但可能局部复发,因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法一般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局部药物以及光动力疗法等。”林帆建议,大家生活中要做好防晒,避免过度日晒,定期检查皮肤,一旦发现疑似情况及时就医。

记者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