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国际黄金价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甚至一度达到3050美元/盎司。金价持续走高,市场关注度日渐火热。
近段时间,为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多家银行发布公告提示贵金属业务风险。同时,还有部分银行调整了积存金业务规则,上调了投资准入门槛。
多家银行提示贵金属业务风险
进入3月以来,国际金价一直处于高位震荡模式,在一举站上3000美元/盎司关口后,不断触摸历史高位。3月20日后,国际金价上涨脚步暂缓,在3000美元/盎司附近震荡。在此情况下,金价涨跌备受关注,“上涨”或“下跌”等相关词条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为了让投资者在黄金热的情况下保持理性投资,近日,多家银行及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公告。
“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您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3月21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向投资者发布《关于近期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的公告》,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这是建设银行今年第二次再次发布类似公告。在2月21日,该行就曾向客户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提高个人黄金积存等贵金属交易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
记者梳理发现,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官网提示过相关风险。其中,工行今年分别在2月、3月进行了两次贵金属投资风险提示。
此外,在3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向各会员单位提示类似内容,提醒“请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这是该交易所今年第三次发布相关市场风险控制通知。
积存金业务规则调整
现货黄金价格在高位震荡,带动了国内金价的上涨,也带热了黄金相关投资,多家银行的个人积存金业务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注意到,随着金价上涨,多家银行也陆续调整了个人积存金相关业务,涉及风险评测、起购金额、黄金账户利率等。
日前,工商银行发布了《关于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调整的通告》,宣布自3月23日起,对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风险测评进行优化调整。个人客户办理积存金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或新增定投计划的,需要通过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网上银行或中国工商银行APP等渠道,按该行统一的风险测评试题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取得C1-保守型及以上的评估结果,并签订积存金风险揭示书。该业务调整将分地区陆续推进,预计3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完成。
这是3月内,工商银行第二次调整个人积存金业务。在3月3日,该行才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由650元上调至700元;按克数积存的积存起点仍为1克。
建设银行也调整了个人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门槛。3月26日,该行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3月31日9时10分起,该行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包括日均积存及自选日积存)由700元上调至800元。
此外,还有银行下调了黄金账户利率。如,中信银行于2月15日起对个人积存金定期和活期利率进行调整。其中,活期利率从0.35%降至0.15%,一年期定期利率由1.38%下调至1%。
谈及调整积存金业务的初衷,各家银行在公告中提到了顺应市场变化、理性投资等字眼。在工行发布的相关通告中,就明确提醒投资者“鉴于近期黄金价格持续波动,建议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基于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办理积存金业务,避免盲目‘炒金’”。
记者 杨芳/文 吴畅/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