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新发脚步,侧面反映了市场的活跃程度。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大体量产品数量增加,新发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年内发行节奏加快,频现提前结募的产品。各类新发基金产品中,权益类产品占比得到提升,ETF产品的“货架”也在持续“上新”。
年内新发规模超2200亿元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修复,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这为基金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统计,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已超580只,发行规模超2200亿元。
从新发基金类型来看,今年新发行的固收类产品数量、发行规模以及规模占比,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年内发行的固收产品数量为160只,同比下降39.39%;发行规模为1038.05亿元,同比下降39.90%;规模占比46.29%,相较去年同期减少26.95个百分点。
权益类产品方面,市场发行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今年新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规模占比也有所提升。其中,新发行的权益类产品数量为371只,同比增长22.44%;发行规模达963.13亿元,同比增长102.81%;规模占比为42.95%,较去年同期增加22.81个百分点。
除了固收类及权益类产品外,ETF产品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Wind数据显示,上周有11只ETF开启首发。其中,10只ETF产品扎堆在3月17日同日首发,涵盖挂钩深证100指数等大盘宽基ETF产品,以及各行业ETF产品。另有融通深证100ETF产品,于3月21日首发。
此外,首批科创综指系列ETF联接基金也于上周首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国泰基金等十余家公募旗下相关产品,于3月17日同日首发。据悉,部分基金首募规模已超过5亿元。
根据发行档期安排,除上述多只在上周新发的ETF产品外。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银华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鹏华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等多只产品,定档本周首发。
公募“上新”节奏加快
从年内公募基金发行情况来看,发行节奏明显加快。1月下旬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优化ETF注册发行安排”等,推动了ETF的快节奏“上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最长的募集92天,最短的当日结束募集。对比去年同期,今年新产品的认购天数中位数和平均认购天数均有所减少,中位数为14天,平均认购13.37天,同比分别缩短了1天和2.86天。
募集时间较短的基金产品,以短债和指数产品居多。另外,市场上还有多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以及多只大体量新产品发行。
数据显示,583只年内新成立的基金中,152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占比达26%。“日光基”数量达到了20只。此外,年内还有67只产品发行规模超10亿元。大成景苏利率债A发行规模居首,达59.9亿元,其他发行规模居前的产品多以债基为主。
权益类产品方面,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博时科创综指ETF等3只跟踪科创综指的宽基ETF,成为年内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之最”,均达20亿元,其中两只产品的认购户数均超过2万户。
在上周首发的11只ETF产品中,有3只基金于周内结募。其中,平安中证A500ETF按照原定发行档期于3月21日结募。
具体来看,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募集期截止日,由3月28日提前至3月19日,仅3个交易日结募,该基金首募规模上限设置为5亿元;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募集期截止日,由4月3日提前至3月21日,仅4个交易日结募,该基金首募规模上限设置为20亿元。
记者 陈佳杰/文 吴畅/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