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瑞
据古代方志的说法:“在城曰隅,附隅曰郭,郭外有乡,乡内分都,又各有坊巷保社市镇之名。”隅,即城角,清代玉环厅有隅二个,一是瑶岙庄,包括现瑶岙、县东社区。二是洋岙庄,包括现垟青、西溪社区。洋岙,指海边山岙。垟青,从洋岙、西青街各取一字, 后洋改为垟,无深意。而瑶岙庄与西溪村仿佛是玉环厅城的左右两翼,共同形成了环山之势。
瑶岙
清代玉环厅的瑶岙庄,包括瑶岙山头与东岙里,半在城内,半在城外,共分东、中、西三岙。明代,此地称东青,因东青山而名。
玉城街道瑶岙村,指位于中青山东侧的瑶岙山头,现瑶岙村民基本迁至山麓的瑶池路一带,与东门社区合并,统称东门社区。现洪福寺所在地的山麓,古称瑶岙里。
东岙里由东青山与绣屏山(现称东山头)成环抱之态。登瑶岙山头,原有两条山间小道,一条从中青岭上,绕过中青山后背,另一条从东岙里的东青山上,与厅城路途遥远,古称遥岙。在清代,瑶岙庄出了两名秀才,大家认为此为美事,将“遥”字改为“瑶”字,象征山头出了“美玉”。这样,瑶岙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东岙里村才从瑶岙庄分出去。究竟是哪两位秀才?史料未明确记载,后人不知。不过《玉环厅志》记载的瑶岙人王步霄是秀才出身。王步霄,字槐江,恩贡生,精通医术,因办团练有功,被朝廷议叙加州同衔。
西溪
玉城街道西溪村,因位于厅城之西,辖地有两条溪坑,名双凤溪,故名西溪。
双凤溪,一条溪水系西青山涧水从仙人洞出,另一条溪水从中青山下,两水汇于清玉环演武厅(现玉环市中医院)东,溪上有永定桥。此桥在清光绪四年由同知杜冠英重修,即现西城路的卖柴桥头,20世纪90年代,扩建街道时被盖。
西溪村,现因整个城区框架扩展,主城区外移,日显寂清。在没有公路的年代,这里可是县城连接港南港北的通衢大道。村后有中青、西青二岭古驿道,居住人口密集。譬如西青街的宫后巷,在天后宫之侧、之后,故名宫后巷。小小的一个巷子里,清代曾居住过两位将军,分别是黄飞鹏(字伟堂,祖籍福建连江县人,行伍出身,官至广东阳江镇总兵)、林正阳(名启泰,字振运,号昼堂,官至黄岩镇标营总兵,封武显将军)。民国时,黄家后人将老宅转卖于玉环一位拳师陈宏谦,全家离开玉环。
现西溪村多李姓,据《小竹岗李氏宗谱》记载,在明代以前,西溪便有李姓人家居住,洪武三年,西溪的李庚九奉令迁至楚门筠岗。清顺治十八年,因迁界令,筠岗李氏星散四处,后玉环展复,部分李氏后人回厅城西溪祖基复耕。
中青岭古驿道上,有民国抗战阵亡将士墓。民间传说,中青岭上的鬼王庙旧址是东晋郗愔别墅所在地,当然,这些已无从考证。不过郗愔别墅旧址,在梁朝陶弘景撰的《登真隐诀》中确有记载:“郗司空先立别墅于此,东晋居人数百家,至今湖田现在。”郗愔(313-384),字方回,高平郡金乡县人,东晋太尉郗鉴长子,书圣王羲之的内弟,曾任临海太守。玉环岛当时名叫木榴屿,属其管辖。清人庞炳章经过中青岭时,也提到这个传说:“翠微犬吠通幽境,绝顶钟声送夕阳。何处司空留别墅?溯洄长在水中央。”
现西青岭隧道周围,看似不起眼,在以前有千仞冈,仙人洞、中山林等胜迹,为环山第一胜景,游人拟之为方壶蓬岛,是玉环古代胜迹诗留存最多的地方。清雍正年间,玉环展复,垦民砍柴发现洞天内立一古碑,介绍隐士张少霞在此炼丹飞天。后人相传,说张少霞就是乐城县高士张荐,曾回避来访的王羲之,而躲进竹林,后弃屋隐居于此。当然此传说有诸多附会之处。1926年,玉环县政府在此植树栽花,成城郊风景区,改称“中山林”。
在西青岭的半岭处,有花粉宫、林泉幽胜,夏日清凉,供奉的花粉娘娘是渔家姑娘的护佑神。旁有四到亭,为纪念清同知黄维诰所建。黄维诰(1806—1878),字黼堂,江西临江府新鉴(现新干)县人。清道光、同治年间,共四次担任玉环厅同知。在玉环十年,他除衙蠢,吏不勒索,清积案,民无冤枉,百姓皆称其“黄外祖”,俗称玉环人的外公,此称呼充满亲情。黄维诰年将古稀,托病辞官,士民在西青半岭建黄公四到亭,勒石纪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