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用每一帧不确定的影像,寻找确定的自己

日期:03-25
字号:
版面:第05版:人文台州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澳大利亚摄影界,杰夫·穆尔富特(Jeff Moorfoot)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名字。他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摄影节——巴拉瑞特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创始人,他发起亚太摄影论坛,组织国际摄影节。2017年,他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以表彰其在摄影上作出的贡献。他也是著名的艺术摄影师、杂志编辑、独立策展人、前艺术节主席,至今已举办60余次个展,也作为参展艺术家和独立策展人多次访问中国,在山西平遥,云南大理,内蒙古奈曼,安徽黄山、黟县、合肥,上海和丽水的艺术节上展出。

本期《人文台州》相约杰夫·穆尔富特,听一听他与摄影之间的不解之缘,聊一聊他眼中的台州。听镜头背后的故事,走进他的艺术人生——这位39岁才拿起相机的“非典型”摄影大师,用半生时光证明:摄影的终极意义,并非定格某种风格,而是成为寻找自我的媒介。

风格百变的镜头语言

近日,80多岁的杰夫·穆尔富特因为一场有趣的展览来到台州,参加摄影展、摄影主题讲座、摄影主题沙龙等。在满满当当的行程中,他不忘给自己制造拍摄的机会,一边感受台州城市美景,一边领略台州非遗的魅力。

杰夫·穆尔富特的一组静物系列摄影作品《俳句大师》,目前正在台州市图书馆展出。“数学美好生活”多国摄影展览,将持续展出到4月14日。这组作品始于1993年,到2006年完稿,共17幅,与俳句的17个音相匹配。前16幅围绕1至16中的一个数字,系列中的每一张图片都包含了数字元素,且最后一幅涵盖了该系列中每张照片的所有元素。

走进展览现场,记者发现,这些摄影作品没有文字注解——和所有视觉艺术一样,这些图像呈现给观众,没有任何关于作者真正意图的解说或提示。

在杰夫看来,只要作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让观者感兴趣,无论是对其意义、手法、制作水平,还是对形态和光影的运用,这对他来说就足够了。

他随后解释道:“在系列作品尚未完成的早期版本中,我拍了一只‘墙上的苍蝇’,然后在观展者的交谈中听到了一些关于作品的不同解读——其中一些比我的本意和想象更加深刻而复杂。”

杰夫还带来了多组曾经创作的系列摄影作品,用手机、针孔相机或扫描仪等多种设备拍摄,包括商业摄影、艺术摄影等风格百变的作品。现场,他展示了几组用扫描仪拍摄的摄影作品。

他把生活中的物品放在扫描仪上,以拍摄广告片的完美主义,去记录生活。“扫描仪拍摄出来的作品,它的光线都是单一的,是从一个方向进来的光线,所以要注意的是,用扫描仪来摄影,不能用会反射光线的材料。”杰夫说。

3个12年

回望杰夫的摄影生涯,富含戏剧性。32岁之前,杰夫的生活轨迹与艺术毫无交集,甚至未曾触碰过一台相机。他原本是一位农民,从事过很多工作,基本上都与农场有关,每日接触大自然、农田和小动物。

杰夫未曾想过,自己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场灾难。当大火吞噬他的房屋,一笔补助金意外成为他重启人生的资金。于是,39岁的他带着这笔钱走进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摄影系,自此开启与光影的终生对话。

当杰夫用数字总结自己的摄影生涯,他用了3个12年来简单概括:“做商业摄影12年,当摄影老师12年,组织国际摄影节12年。”

他坦言,做了12年商业摄影,他厌恶了11年半。因为他讨厌人际关系,也不怎么喜欢商业广告、市场营销,但是这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接受这些商业活动。

杰夫是一位拒绝被标签化的艺术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概念主义的摄影师,喜欢做概念性的系列作品,而非主题性的。

比如,他的系列作品《i》,拍摄于1983至2000年期间。他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回忆起了作品背后的故事——

“当时我想要读大学,学摄影专业,因为需要提交很多摄影作品,但因为当时我在农场工作,拍摄了很多都是与自然相关的作品,没有一张是关于人物的。”杰夫说,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人像摄影,拍别人不擅长,那就先拍一拍自己,也就是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自拍,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少见,自拍是一种非常创新的摄影手法。

“这是我。”随后,杰夫分享了一张1987年的自拍照,“在我的人生中很少有不留胡子的时候,当时为了自拍,我把胡子给剃光了,但是我不是很喜欢。”

被台州非遗文化所吸引

而面对“摄影风格”的追问,杰夫给出的答案,也令人意外。

“我的作品没有什么鲜明特色,因为有一些摄影师的作品,你看到了就觉得这是某某人风格的作品,但我的作品从来没有一个单一的风格。”杰夫拒绝被任何标签束缚。通过摄影作品,他想表达的并不完全是一个思想,也并不是一个主题。

此次来台州,杰夫首次接触台州非遗,就被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我认为,非遗总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每一个文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存在。”杰夫说,他很欣赏手工艺品,因为它跟现在一些机械生产的东西比起来,手工的更具有人性,更具有创造性。

“这些照片,可以作为我现有照片集的补充,也许进一步来说,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些照片来做一个展览。”在这段有趣有意义的行程中,杰夫也拍下了一些迷人的照片。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害怕失败,就会让你退缩。”杰夫表示,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应该努力做自己,即使别人会不喜欢,他也坚持去完成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勇敢迈出一步,不害怕失败,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其次是专注,如果发现自己在哪个方面有优势、有能力,就专注地去努力突破,这样比学习很多知识来说更有作用。

他还拿自己举例:“我也很想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师或体育摄影师或纪实摄影师,但我很清楚,那些都不是我的长处。”

眼前,这位拒绝被标签化的艺术家,正在用光影编织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对话。

>>>记者手记

见到杰夫·穆尔富特的第一眼,我有一种错觉:《哈利·波特》电影中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竟然在现实生活中“复活”了。

杰夫·穆尔富特留着一头银色的长卷发,满下巴的银须围成了络腮胡。有趣的是,他的穿着打扮却比他的模样年轻不少,牛仔裤配红色跑鞋,白衬衣、黑外套搭了一条天蓝渐变色的棉麻质地围巾,头顶上架着一副透明的眼镜。

这哪像个80多岁的老头?或许艺术真有一种魔力,能让人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一点吧。大家都亲切地唤他“杰夫”。

酷似邓布利多的形象,会给人一种年高德劭、沉稳可靠的智者形象。杰夫也有12年的身份,与邓布利多隔空对上了号——教育工作者,大学教授。

在交流中,杰夫时不时送给我们这群年轻人一些金句,比如“做自己,努力做自己”“害怕失败,会让你退缩”。

从教育工作者的立场出发,杰夫主张因材施教。他认为,要发掘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和长处,然后专注于此,并努力实现突破,这样比面面俱到地学习有用。

而从艺术家的立场看问题,他主张的是:在你们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到底是谁,然后发挥出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而不是成为别人认为你应该成为的那样。

杰夫这样的智者形象,也不影响他想给人们带来一种性格幽默的反差感。他直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很严肃的人,至少不像看起来那么严肃,他的镜头语言每次都想表达的就是幽默。

当问及杰夫摄影作品的创意,他表示,看见作品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直接去看展吧。

记者 徐颖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