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小学三(6)班 王一诺
小记者证号 013450
在台州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隐藏着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蛎灰蛋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有幸亲手体验了制作蛎灰蛋的过程,也深刻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打开盒子的那一刻,一阵特殊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蛎灰独有的味道。蛎灰,是贝壳在高温煅烧后筛除杂质制成的贝壳灰,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材料,更承载着台州人民的智慧与记忆。
我小心翼翼地将蛎灰倒入盒子里,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接着,我缓缓倒入一杯清水,用勺子轻轻搅拌。随着搅拌的进行,蛎灰的颜色逐渐变深,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蛎灰的中心,我小心翼翼地挖出两个小洞,将两个鸭蛋分别放入其中。然后,我用蛎灰将鸭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被覆盖。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鸭蛋才能在蛎灰的高温反应中均匀受热,最终煨熟。
几分钟后,盒子渐渐变得温热起来,蛎灰也开始像火山灰一样缓缓升高。我能感受到里面传来的热量,那是生命的力量,也是传统技艺的温度。我静静地等待着,三十分钟的时光仿佛变得格外漫长,却又充满了期待。终于,时间到了,我小心翼翼地将鸭蛋从蛎灰中掏出,轻轻剥开蛋壳。那一刻,一种独特的味道扑鼻而来,蛋黄中还带着流心,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馈赠。
听老人们说,蛎灰蛋性凉清热,吃了可以驱虫,是台州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许多传统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蛎灰蛋却依然在台州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蛎灰蛋,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与意义。让这份传统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传承下去,让蛎灰蛋的独特魅力永远闪耀在台州这片土地上。
(指导老师 何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