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让每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

日期:03-23
字号:
版面:第01版: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台州市路桥小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多年前的清咸丰初年,其前身为翼文书院。

历经百年风雨,路桥小学见证了教育的发展,也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如今的路桥小学以打造“乐享天真 释放天性”的翼文少年为育人目标,以“从这里开始,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愿景,主张把学生个体内在的天赋和本性引发出来,营造自然、和谐、充满关爱的教育生态,让每个孩子在校园里都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绽放生命的光彩。

以体育人,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运动是塑造学生健康体魄与精神的基石。在路桥小学,赛事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我们每个月都有体育赛事。如,班班足球赛、班班篮球赛、颠球、跳绳等。我们希望借助赛事的强大推动力量,促使学生的常态化体育训练得以有效落实,全力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拼搏意识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路桥小学校长陈平介绍,借由赛事的蓬勃开展,学校积极营造浓郁的运动文化氛围,让充满阳光与欢乐的童年深深烙印于学生记忆的长河之中,以期达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的教育目标。

除此之外,路桥小学还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进程中,巧妙地把体育教学同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相互融合。依据每位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精心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规划,有的放矢地展开体育训练与专业指导,力保每一位学生皆能在体育锻炼中收获满满,真正实现身体素质的稳步提升。

拿起钓竿,举起捞网,提上小水桶,路桥小学生态园内“南官河”两岸,挤满了同学们寻觅小龙虾的身影,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生态园。这是去年5月中旬路桥小学推出的小龙虾活动时的场景。

近年来,路桥小学积极开展“钓龙虾”“浑水摸鱼”“喂养小松鼠”等特色活动,打造自然、趣味、体验式的健康场景,让学生在亲近自然、释放天性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让学生个性成长

“玩”,是孩子的天性。当期末测评变成玩游戏,那得有多惬意?

去年春季学期末,路桥小学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乐享天真,释放天性”的育人目标,设计了一套名为“寻趣”的项目化素养学评方案。

具体怎么玩?学生说了算。从前期调查,到游戏设计、道具制作、场地测试,再到游戏发布,学生们化身游戏设计师,脑洞大开,创意满满。

这场以游戏为载体的项目化素养学评不仅趣味十足,而且融合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实现个性化发展。”陈平介绍,今年,该校还成功开展了第三期《童心绘事“项”未来》自主项目化学习招募。

《校园游戏设计师》《未来学校我的家》《未来科学家》《校园篮球场智能改造》……路桥小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构建“课程超市”“项目式学习”等多元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选择,有力杠杆撬动跨学科学习的多元发展。

实践育人,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去年冬天,寒意正浓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宴让路桥小学的孩子们心头火热,成为他们心中独特而温暖的冬日记忆。

早在几个月前,孩子们就对这场火锅宴有了期待。他们相约学校的翼耕园,亲手种下食材,翻土、播种、浇水、施肥……悉心照顾着每一块菜地。

当幼苗成长,蔬菜成熟,小菜农们又变身小厨师,调制火锅底料、洗菜、切菜……大家分工合作,一场热热闹闹的火锅宴在欢乐中开烫。

《咕噜咕噜——冬天里的火锅宴》《把时间花在有趣的事情上》《千年“姜”香——“姜”文化劳动实践》……路桥小学在每周一节劳动课的基础上,通过校本社团课程和机动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分层设计校本劳动教育内容。通过项目化的形式,把劳动教育融入真实生活场景,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又着眼学生的发展,呈现出劳动育人新样态。

翼文驿站,是路桥小学的学生们走进社会的一个窗口。因为发现师生打餐后还有一些余菜,而街头的环卫工人吃的是冷冰冰的自带食物。学校在翼文驿站开设了爱心窗口,让学生将食堂里余下的新鲜的热饭热菜送到环卫工人的手中。

从2020年至今,驿站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驿站中的爱心伞,让路过的市民免受日晒雨淋;闲置的衣服、鞋子,洗干净后供人们领取……学生们的公益活动不仅发生在驿站里,还在校园外。每年夏天,路桥小学还会组织学生开展“送清凉”活动,为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人们送去饮品。

多年来,路桥小学始终将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记者 姚苗苗/文 吴畅/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