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倦/文 陈静/图
癌细胞转移,患者失去手术机会,介入、靶向免疫、常规放疗、化疗等都无效,怎么办?近日,来自路桥的癌症患者陈大伯就陷入了这个无奈境地。
幸好,专家们给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技术粒子植入,把陈大伯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肿瘤转移,病情反复
去年1月,陈大伯确诊肝癌,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肿瘤已经到了淋巴转移阶段。
癌症治疗的常规首选是外科手术,然而,由于发现得太晚,陈大伯已经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只能接受其他治疗。
接下来的一年里,陈大伯先后接受了介入、常规放疗、靶向免疫、化疗等多种治疗。在医生们的努力下,陈大伯的病情虽然多次反复,但总体还处在受控状态。
今年1月,陈大伯的肿瘤病情再次加重,同时出现腰痛症状,并且在持续加剧,这让他十分难熬。之前一年里,他也曾出现过腰痛,这是肿瘤不断进展造成的。当时在各种肿瘤治疗手段和镇痛药物的作用下,腰痛得到有效抑制。但这回腰痛再次出现,之前的方法全都失效了,肿瘤进展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腰痛也没得到有效缓解。
这次发病,肿瘤无疑是根源,只有控制肿瘤,才能帮助陈大伯消除痛苦。接诊专家、台州市中心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陈卫军给陈大伯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发现,患者的肿瘤病灶直径已经超过6厘米,并且已经和肠道、血管长在一起。
由于陈大伯的病情复杂,陈卫军立即联系组建了肝胆、血管、放疗、介入中心等相关多学科专家团队一起跟进治疗。多学科团队结合之前陈大伯的治疗开展讨论,一致认为患者身体虚弱,基础条件差,外科手术、介入、微波、常规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方法都不适合,只有粒子植入放疗可行。
核子内爆,杀灭肿瘤
粒子植入属于放射治疗的一种,是近年来才开始在临床应用的肿瘤治疗新方法。其原理和普通放疗一样,也是利用核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来杀灭肿瘤。但它与普通放疗自外而内进行照射杀灭肿瘤不同,粒子植入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患者肿瘤病灶内部,利用粒子的放射性,从内到外来杀灭肿瘤。由于事先经过精密计算,粒子放射范围仅限于肿瘤病灶,对正常组织基本无损伤。
在给陈大伯植入粒子前,治疗团队进行了全面的准备。他们先是完善了陈大伯的各项检查,对肿瘤病灶进行精准定位,然后规划了精细的植入路径。规划确定后,团队再通过3D打印为陈大伯量身定订做专属的植入辅助模板。在专属模板的辅助下,植入针可以分毫不差地精准穿刺到达肿瘤病灶,再将放射粒子释放到规划好的目标位置,从而完成植入。
一切准备完成后,医生们对陈大伯进行粒子植入操作。根据事先计划,医生在陈大伯的病灶里植入了11个放射粒子,既能完美覆盖病灶,又对周围正常组织秋毫无犯。整个植入过程用了半小时。其间,陈大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植入后第2天,陈大伯的腰痛症状就消失了,他一直紧皱的眉头也放松不少。
术后,陈大伯定期接受检查。检查发现,肿瘤病灶一次比一次小。术后一个月时,他的肿瘤病灶个头已经缩小到四分之一,与肿瘤相关的各项指标也都明显好转。
损伤小、恢复快,通常治疗后第二天出院
粒子植入不同于普通放射治疗。
陈卫军介绍,普通放疗从外向内的方式在杀死肿瘤病灶的同时难免会伤害到正常组织,即便后来有调强放疗(一种放射治疗技术)等更先进的放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但伤害仍然不算低。在这方面,粒子植入这种由内向外的治疗方式,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
“前期做好科学规划后,粒子植入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介绍,普通放疗的各种副作用,在粒子植入患者身上基本不会出现。而且,经过周密规划,植入穿刺造成的损伤也非常小。所以,接受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治疗后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不必承受普通放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
由于损伤小,恢复快,粒子植入尤其适合不适合接受常规肿瘤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对放疗敏感的癌症,粒子植入基本都适用。”陈卫军说,一些外科手术、介入、免疫靶向、化疗等无效或不适合的癌症,在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也可以尝试粒子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