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关于肺结核,你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日期:03-21
字号:
版面:第04版:健康台州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怡/文 吴畅/图

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漫长博弈中,结核病曾是笼罩全球的阴影。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尽管“十痨九死”现象已成为历史,但结核病其实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像一颗颗“隐形地雷”,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即将到来,我们邀请疾控专家聊聊结核病的相关话题,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用科学之光照亮防治盲区。

肺结核还是普通感冒?不要混淆

深夜的医院走廊,25岁的小陈攥着CT报告单,耳边回响着医生的话:“你的‘感冒’拖了两个月,其实是肺结核。”他想起自己反复低热、咳嗽到失眠的夜晚,以及办公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而这一幕,正是无数肺结核患者的缩影。

很多人认为,肺结核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事实上,结核杆菌就像一颗颗“隐形地雷”,藏匿在日常人们交谈的飞沫中,潜伏在身体里,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伺机击垮免疫力低下的宿主。

“结核分枝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牙齿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又以累及肺部导致的肺结核最为常见,约占结核病总量的80%-90%。”台州市疾控中心结核病艾滋病防制所副所长许圆圆介绍。

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患者早期通常没有什么明显不适。但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午后低烧、夜间盗汗、食欲减退、疲乏消瘦等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肺结核与普通感冒虽然症状类似,但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后者来说,主要表现为急性的呼吸道症状,持续时间往往较短。”许圆圆说,如果持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痰里夹带血丝,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及时到定点医院进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

我市肺结核发病率稳步下降

得益于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持续推进,目前,我市肺结核发病率正处于平稳下降的趋势,去年的发病率为35.76/10万。具体来看,我市肺结核病患者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二是中老年人群较为高发,尤其是65岁以上老人;三是发病人群以农民群体较多;四是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特点。

“比如说,在校学生会有个肺结核发病的小高峰,相较于学龄前后人群,更容易患病。”许圆圆说,这是因为,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生相互间接触频繁,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就极其容易造成结核病在校园的传播。

除了学生群体以外,一些抵抗力较弱的人,如患有糖尿病(代谢紊乱,体内环境适合结核杆菌分子生长)、矽肺、艾滋病、肿瘤等疾病的患者,以及与严重感染结核菌者密切接触的人、医疗卫生人员等,都是高危人群。

结核病的治疗,通常以一线药物“联合作战”为主。在确诊结核病后,应当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一般疗程为6-8个月。全程规律服药,才能彻底消灭结核杆菌。

“对于一些不规律用药的患者,可能会导致体内病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病情恶化,病程拉长,难以治愈。”许圆圆说,耐药肺结核,就如同“顽固敌人”,必要情况下可能还要更换二线药物,加重个人的经济负担。

“不过,大家也无须过于担心,全程规范治疗,满疗程后在定点医院通过检查评估,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能实现治愈的目标。”许圆圆说。

结核病可防可治,树立正确观念很重要

控制疾病,预防为先。接种疫苗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卡介苗是目前针对结核病唯一的疫苗,也是我国免疫规划的第一类疫苗,是“出生第一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卡介苗的保护效力会逐渐降低。

日常生活中预防结核病,还应该注意饮食均衡、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平时居住的地方注意开窗通风、保持清洁卫生,同时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时,尽可能不要前往人员密集且环境封闭场所,人多的情况下最好正确佩戴口罩,预防疾病。

社会环境,对于肺结核的预防同样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市‘定点医院诊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随访、疾控中心统筹管理’的结核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结核病发现、诊断、治疗、社区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同时,通过一系列减免、补助政策,减轻了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许圆圆说。

宣传防控方面,防治专业人员每年会到各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同时,在全市的新生入学体检、社区(乡镇)居民健康体检过程中,我们也融入结核病筛查项目,帮助他们及早发现病情,及早规范干预治疗。”许圆圆说。

结核病可防可治,消除歧视与恐慌同样重要。“对于确诊肺结核的人群,千万不要因为过度担心而延误治疗,一定要调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许圆圆说,通常来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经过两三周的药物治疗后,多数传染性会变弱。建议传染期住院治疗,避免传染给家人、朋友。建议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要配合及时进行筛查,保护自己,保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