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春光里食一碗花草炒年糕

日期:03-19
字号:
版面:第04版:趣台州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光里舌尖上的美食,莫过于来一盘花草炒年糕。

翠绿配雪白,有着初春的芳草味又有着糕米的香气。那鲜香扑鼻味儿让你的魂儿都会埋进花草年糕里。

花草也叫红花草。它还有一个文艺的名儿,叫紫云英。诗经里说:“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这苕就是指紫云英。小时候我们叫它花草籽。

每到初春,纵横交错的阡陌间,白底紫红,或红中带紫,蓬勃生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极其招眼。远远看去如紫色的点点云霞,又如眨眼的星星散落田间。

小时候,我喜欢摘一朵两朵插在发间,或者做成花球戴在胸前,在小伙伴前得意洋洋炫耀。那散发自然清新的香气的花朵,鲜艳透亮,和着小伙伴羡慕的眼神,至今仍记忆犹新。

四十年前,紫云英要么被当作一种重要的绿肥作物,把它翻到地下作为肥料,要么被当作牲畜饲料,用来喂猪。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提高,人们天天大鱼大肉,嘴“刁”起来,开始返璞归真,要食野味调和着味蕾。高档酒店和寻常百姓家,都把红花草炒年糕端上桌,当成春天里的一道美味佳肴。

春天到来,文友们天天晒美食,红花草炒年糕连续晒了好几天,翠绿的花草,雪白的年糕,黏在一起,即使是隔着手机屏,那味蕾的涌动,好几天无法释怀。

周末,我想着要食花草炒年糕。开车直接到菜市场。在菜场的一个角落里,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身穿蓝布对襟衣,后脑勺盘着发髻,坐在一张小板凳上,背靠一根水泥柱。她面前放着一个黄色的旧竹篮,篮里有两把红花草。一看到那鲜嫩青翠的红花草,我就飞奔而去,怕迟了一步被别人捷足先登抢去。她要价15元一斤,我没有讨价还价,两把30元。拎着翠绿的花草,我又穿梭在菜场,买了猪肉、大蒜苗、年糕等,满满的一大袋,带着一份久违的满足,驱车回家准备做花草炒年糕。

拎起那青翠鲜嫩的红花草,解开捆绑着的纤维绳,放入清水中清洗,沥干,切成半寸长,茎叶分开放,准备好年糕、鲜猪肉、大蒜苗。花草炒年糕,最要紧的是火候。点火,开大火至锅冒烟,转小火。放入猪肥肉,慢火熬,火过旺,油容易蒸发。等到熬成九成,再开大火放入瘦肉丁,爆炒几分钟。加入切碎的大蒜苗蒜白,随即空气里氤氲着蒜和着肉的香味,此时,放入花草的茎是最佳时机。上下快速翻动。一股青草香立刻钻入鼻间,我深深吸了一口,赶紧把一盆年糕呼啦倒进锅里,又不断地翻炒,炒至年糕柔软。再倒一些水,水不要太多,刚好能让红花草黏着年糕,就足够了。盖上锅盖,三五分钟后,空气里袅袅升起鲜香味。再掀开盖子,翻炒几下,撒上蒜苗和剩下的红花草的叶,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女儿看着盛在青花瓷盘里的花草年糕,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一边伸长脖子凑近深吸着,似乎要把这带着春光的青草味全吸进腹中。我笑着催她快尝尝味道。她夹了一根年糕,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嘴角漾满笑意。“好吃吗?”她一根接一根夹着,头不住地点着,嘴不停地嚼着,竟忘了回答我的问话。而先生呢,左手举着一杯酒,呷一口,右手夹一筷青绿的花草缠着年糕,那“啧啧”的咀嚼声告诉我该是美味至极。看他们那满足的样子,我也夹了一根,放进嘴里,这久违的青香糯软,让我忍不住轻轻叹息。

春光里,食一碟花草炒年糕,是春天里最愉悦的事。

王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