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建造已成为台州建筑业的新方向。”今年年初,台州万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年建设”)正为在建的施工项目做智能建造的前期准备,该公司董事长董金方说,今年新购置了测量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腻子打磨机、地坪研磨机器人、天花打磨机器人、智能钢筋捆扎机、推断式钢筋切断机等机器,用于该项目的浇捣、整平、测量、研磨等实用施工工序。
工程前期采用了BIM+GIS技术;施工过程中,硬件应用了多种机器人施工及钢筋智能捆扎机、无人智能施工升降机等智能装备;后期完工后,采用无人机三维成景数字模型+GIS技术数据存档。
通俗地讲,智能建造的施工现场,人少了,智能机器人多了。“在建设工程中,建筑机器人能够精准执行任务,减少人为误差,同时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像地坪研磨机器人的施工效率超过500平方米/时,是人工的4到5倍。”董金方介绍。
如今,一批又一批智能建造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建造经验。过去一年,是台州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智能建造的成熟应用为城市建设注入澎湃内生动力。
建筑机器人只是该项目智能建造的一个缩影。近年,台州围绕产业智能化、行业数字化、人才专业化,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同产业和行业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万年建设积极响应,将智能建造理念和技术贯穿项目建设始终。
三门东屏水库移民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开工初期,万年建设就以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搭建了一个高度集成与协同的智能建造系统,集成了深化设计、招采集采、用工管理、智能生产及施工等功能。同时,万年建设还打造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适应项目智能化升级。
随着建设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日渐深入,其优势日渐显现。提高施工效率,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快速完成大面积、标准化的施工任务,如腻子打磨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等,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施工误差可控制在毫米级,能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降低安全风险,可替代人工从事高空作业、危险环境作业等,如天花打磨机器人,有效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手工操作型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引领建筑行业的技术变革和创新发展。
在智能建造技术赋能下,目前该项目预计于2026年实现如期交付,让水库移民的拆迁安置房早日竣工验收!(郏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