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妙用鉴赏卡 增趣欣赏课

日期:03-16
字号:
版面:第02版:教育荟       上一篇    下一篇

椒江洪家街道中心小学 戚科琴

审视小学美术欣赏课课堂,多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极少。本文通过鉴赏卡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对欣赏课递进式的教学设计。课前激发学生欣赏兴趣,课中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后共享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表达,旨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

一、缘起:鉴赏卡的起因与优势

传统美术欣赏课注重教师讲授,鉴赏卡欣赏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将美术作品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对美术作品被动理解,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鉴赏卡欣赏课教学模式则从学生兴趣出发,注重自主探究,以共享方式锻炼学生交流表达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探寻:鉴赏卡实施策略

1.设计不同形状的鉴赏卡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新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可以结合不同欣赏课内容,设计不同形状的鉴赏卡。如《良渚古玉》这节课可以设计一个玉琮外形的鉴赏卡,《秦始皇兵马俑》可以把鉴赏卡外形设计成不同种类的兵马俑,造型新颖的鉴赏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设计不同内容的鉴赏卡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欣赏能力设计不同内容的鉴赏卡,如《画家故居》这节欣赏课作品以中国画为主,设计鉴赏卡内容时则要侧重中国画的特点,从笔墨技法,意境等方面进行探究。而《外国传世名作》中出现的是油画和雕塑,设计鉴赏卡内容时则要侧重透视现象,明暗关系,创作背景等几方面。

三、实践:鉴赏卡教学路径

1.课前激发学习兴趣

鉴赏卡在美术欣赏课中妙用,在欣赏课上课之前教师下发相关图片,学生制作不同造型的鉴赏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并对本节欣赏课提出3个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艺术家及其作品。

2.课中探索作品内涵

通过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相关问题,不能解决或持有不同见解的通过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或者教师参与交流,探索美术作品的内涵。对鉴赏卡中提出的艺术家生平简介,作品风格,艺术作品内涵进行解读并记录,最后记录这节欣赏课自己的收获。

3.课后共享交流展示

课后将鉴赏卡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同学共享并在鉴赏卡记录交流收获。在学期末欣赏课结束后鉴赏卡回到最初作者手中,并对欣赏卡进行最后的装饰,选取优秀的美术鉴赏卡进行展示并评出优秀鉴赏卡作品。

欣赏课妙用鉴赏卡,实施过程和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师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于美术课堂中。教师在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发现美,表达美和创造美,提升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