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总是和海鲜、啤酒、烧烤、生活不规律等一同出现。
在人体内,潜伏着一种神秘的“石头”,它悄然生长,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这就是痛风石。痛风石,顾名思义,与痛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知道痛风,但很少有人了解痛风石。
四肢长满大大小小的“石头”
“有痛风病史的患者,体内的尿酸代谢往往会有异常。当体内的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盐就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沉积,形成坚硬的结晶,这就是痛风石。”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手足外科副主任医师易利奇介绍,痛风石的构成多为尿酸盐沉积,部分也有液体。
“痛风石容易出现在手部、足部关节,跟腱,肌腱,还有足背、足跟部位。另外四肢其他关节也会出现痛风石,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还有耳朵软骨等部位。”易利奇说。
高尿酸的形成,往往与大家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比如饮食中摄入过多的嘌呤、长期饮酒、缺乏运动等。多余的尿酸代谢不了,就会在人体内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变成痛风石。
61岁的张大爷很喜欢喝酒,吃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如今已被痛风石折磨了十余年,大如鸡蛋、小如芝麻的痛风石遍布全身。尤其是手上的关节,因为痛风石的影响,逐渐变形,已变成了一双“生姜手”。
最开始,张大爷只是觉得手指活动受限,关节活动不灵活,他只当自己是干完活以后太过劳累,并没有在意。慢慢地,他的手指关节变得红肿,疼痛越来越明显。
等张大爷终于到医院就诊时,他的双手关节已经畸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看起来十分恐怖。
医生为张大爷做了血化验,结果显示其体内尿酸明显偏高,炎症指标也明显升高,通过关节内镜进一步检查,确诊张大爷患有痛风石。
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痛风石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痛风石大小不一,显性痛风石最开始可能就是芝麻那么大,慢慢地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可以长到鹅蛋大小。隐性痛风石表现在关节内部,肉眼不可见,但会导致疼痛。”易利奇说,肉眼来看,痛风石外观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皮肤薄,破溃后可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
易利奇说,如果痛风石压迫周围神经、肌腱或骨质,可能导致红肿、疼痛、麻木、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发生在关节部位的痛风石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痛风石触感质地较硬,触摸时可能有结节感。
随着病情进展,如果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痛风石可能逐渐增大、增多,并可能融合成片。由于皮肤张力有限,体积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破溃,有合并感染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尿酸水平持续偏高,痛风发展到中晚期,患者可能会患上痛风性肾病甚至脓毒血症,有死亡风险,所以痛风一定不能久拖不治。”
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痛风石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是我在临床上碰到过最年轻的患者是16岁。”易利奇说。
这是名高中男生,且称他为小李。痛风石刚形成的时候,小李只是偶尔感觉脚趾有些疼痛,他以为是自己运动太多,并未放在心上。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愈发频繁且剧烈。直到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大脚趾旁长出了一个突兀的小包块,硬邦邦的,一碰就钻心疼。随着时间推移,小李的脚趾、脚踝、脚背等多个部位都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包块,无法正常行走。去医院检查后,小李被确诊患上了痛风石,他体内的尿酸大于600umol/L,正常尿酸含量应在400umol/L以内。
“痛风与饮食习惯有关,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沿海一带的人好发痛风。这名年轻患者有反复关节疼痛急性发作病史,体型正常,他平时喜欢吃海鲜和可乐,这样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痛风。”易利奇说。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认知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比如只在关节痛的时候才到医院就诊,忽视了对尿酸的控制,最终导致身体多处痛风石的形成以及肾脏的损害。”易利奇提醒,痛风石还是要以预防为主,“痛风石一旦形成,多多少少会侵蚀关节、骨头、肌腱组织,影响关节功能。”
易利奇说,痛风石的危害不小。会破坏关节和骨骼结构,它们可以在关节周围沉积和生长,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侵蚀,引起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正常的活动能力;会引发炎症和疼痛,由于尿酸盐结晶的刺激,周围组织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患者经常感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受压时,疼痛可能会加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会影响皮肤健康,当痛风石在皮肤下突出时,可能会导致皮肤变薄、破溃,形成溃疡,容易发生感染,且伤口愈合困难;长期存在的痛风石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能引发肾结石、肾间质炎症等,进而损害肾功能。
控制血尿酸水平是关键
“控制血尿酸水平,这是预防痛风石形成的关键。”易利奇表示,痛风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将其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生活中进行饮食调整,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如贝类、虾类、蟹类等)、肉汤等;限制饮酒,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保证每日足量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定期体检,监测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易利奇说,痛风石一旦形成,通过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痛风石是可以慢慢缩小、溶解甚至消失的。“如果痛风石没有影响外观,造成严重的关节破坏,一般不主张外科手术切除,通过药物和运动调理有一定效果。只有患处破溃、感染、关节畸形的时候,才需要外科介入。”
记者 王琛琪 通讯员 罗娜/文陈静/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