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台州晚报

1791颗肾结石,怎么形成的

日期:03-14
字号:
版面:第04版:健康台州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了一名64岁患者,他的肾里竟藏了1791颗结石。两名医务人员足足数了3个小时,才将结石数清楚。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是对于如此多的结石,医生表示还是十分少见的。小小的肾腔里被密密麻麻的“石头”充满,想想都起鸡皮疙瘩。

微创手术取石

28年前,家在外地的黄大爷因剧烈腰痛被确诊为肾结石。由于当时医疗技术的限制,医生为黄大爷实施了传统的开放手术,但是并未将其体内的结石全部取净。

手术切口长达20厘米,同时还切掉了一段肋骨,最后,医生从他的肾脏中取出一颗拇指大小、形似生姜的灰白色大结石,和大量棕色豆状的小结石。

住院29天后,黄大爷出院了。之后几十年时间,黄大爷腰痛过几次,但是吃了几贴中药后,腰痛并不剧烈,腰里残留的结石渐渐地被黄大爷遗忘了。

去年年底,“老朋友”不约而至,黄大爷再次出现剧烈的腰痛。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黄大爷的右肾多发结石伴中重度积水,结石直径最长4.8厘米。因28年前的开放手术,黄大爷的肾脏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肾周粘连,增加了微创手术时穿刺的难度和出血的风险。当地医院不敢做这台手术,建议他去上级医院。于是黄大爷来到台州,找到了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仙友。

王仙友团队为黄大爷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麻醉科和手术部的协助下,王仙友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采用双通道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仅通过两个0.8厘米切口,耗时近3个小时,成功击碎了1个直径4.8厘米的铸形结石,同时还取出其余1790颗豆状小结石,整个手术非常顺利,基本没有出血。术后第二天,黄大爷便能够下床活动。

肾结石大小、类型不一

虽然名字里带个“石”字,但肾结石并非真正的石头,而是人体代谢产物的聚集物。肾结石是在肾脏内形成的硬质结晶体,主要由钙、草酸盐、尿酸、胱氨酸等物质组成,常见于肾盂、肾盏等部位。它们的大小不一,小如沙粒,大至高尔夫球,甚至更大。有些可能引发剧烈疼痛,有些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症状。

“黄大爷体内的肾结石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如生姜形状,带角的铸形结石,也叫鹿角形结石;另一种是大量豆状的小结石,属于继发性结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肾脏的结构和结石的形成机制密切相关。”王仙友介绍,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结石类型,通常与草酸代谢异常有关。而尿酸结石则可能与高尿酸血症有关,“患者的铸形结石可能是由于尿液在肾盂内滞留时间过长,矿物质逐渐沉积而形成结石。也有可能和患者的肾脏解剖结构有关,尤其是开放手术以后,肾脏结构改变。而大量豆状的小结石则考虑相应肾盏颈狭窄梗阻,造成肾盏内尿液排出不畅而形成的。”

王仙友解释,如果把肾脏比作一个套房,肾盏是肾脏内的一个个小房间,肾盂则是各个房间外的客厅。黄大爷的4.8厘米铸形结石主要长在肾盂(客厅)里,这些结石就像“拦路虎”,把肾盏(小房间)的门口堵住,肾盏内的尿液和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导致肾盏内尿液滞留浓缩和矿物质沉积,从而继发了上千颗

豆石塞满肾盏。

结石防治,避免四大误区

结石形成的原因总体比较复杂,那么哪些人是肾结石高发人群?

王仙友介绍,有结石家族史的人,糖尿病、肥胖、痛风和高血压患者,喝水少的人,过度的体育运动也可能会增加结石风险。有其他不良嗜好和饮食习惯的人,例如爱吃辛辣、高脂肪、高蛋白、高嘌呤、高盐的食物,嗜酒、久坐、经常憋尿等。还有一些与职业有关,主要是高温作业、喝水排尿比较少的工作,如交警、司机等。此外,一些做过手术的人,比如胃旁路手术、减肥手术、短肠综合征的患者,肠道对草酸的吸收会增加,这样就更容易患上结石。

一旦肾结石形成,它可不会乖乖地待在肾脏里不动。有时候,结石会随着尿液的流动,去到输尿管里“旅行”,而输尿管的管径很小,直径约0.5厘米,结石万一卡在输尿管里,就会导致输尿管痉挛、堵塞尿液,这时候就会引发剧烈疼痛(也叫肾绞痛)、肾积水等一系列症状。

“结石防治,一定要避开四个误区。一是不痛等于好了,结石静止时可能无症状,但长期滞留会引起肾积水,严重影响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萎缩。二是喝茶等于喝白开水,浓茶含草酸,会增加草酸钙结石风险,建议每天多喝白开水,保持尿量2000毫升左右,也不建议用饮料来代替白开水。三是补钙导致结石,适量补充钙可结合肠道草酸,反而能预防结石,但需避免过量,以每日补充800-1000毫克钙为宜。四是手术后一劳永逸,结石存在一定复发率,术后需定期检查并调节饮食。”王仙友说。

记者 王琛琪 通讯员 罗娜/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