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日前,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新时代青年先锋拟推荐对象名单出炉,仙居江腾大白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江腾,作为新时代青年先锋拟推荐对象上榜。
2019年,90后徐江腾来到仙居一片废弃采石场时,65亩土地除了光秃秃的陡崖,就是废石堆,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再利用难度很大。徐江腾却想要在这里开设养鹅场。
起初,村民们对这个项目并不看好,他们担心养殖技术跟不上,也怕水源、土地被污染。于是,徐江腾便一户户上门沟通解释,告诉村民们养鹅场排出的尾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可以引到农田灌溉,最终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作为农业圈的新人,从场地施工到种鹅养殖,原先不懂不会的知识都得从头一步步学起。时间紧任务重,徐江腾索性住进了宁波象山的合作社里,每天跟着养殖场的师傅们学喂鹅、学配饲料、捡鹅粪。
为了更方便给鹅打疫苗、观察病灶,他还克服怕血的性子学起了解剖。鹅场施工的时候正好赶上酷暑,为了不耽误鹅苗进场,他又主动学起了基建,早出晚归成了生活的常态,带上满满一壶水,毛巾往脖子上一搭,一干就是一天。
2020年3月,满载着首批8000羽浙东大白鹅种鹅的4辆大卡车来到仙居,住进了灯火通明的新家。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徐江腾突破传统的水禽饲养模式,从一开始和农科院的专家一起尝试水禽岸养技术,到现在的水禽旱养,让种鹅的饲养完全脱离了水池,慢慢实现了旱养,在仙居实现了全国首创。
在专家的帮助下,徐江腾还建设了一整套养殖废水循环灌溉系统,将养殖废水固液分离,把有机鹅粪分离出来并打包后,提供给周边杨梅种植户施肥,液态废水经过3级沉淀池沉淀后,灌溉到15亩梯田牧草种植区,牧草长大后再喂给鹅,真正实现生态循环。
经过4年多努力,目前合作社种鹅存栏1.5万羽,年产值800多万元。这里已成为中国畜牧兽医协会以及宁波市农科院的服务基地,全国人大代表陈淑芳博士也在合作社建立了博士创新站,为浙东白鹅选种、育种提供技术保证。
他们还探索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困难户”运作模式,累计向困难户发放鹅苗3000多羽助富鹅苗,发展10个大白鹅林下养殖基地,共带动近百户农户就业致富。
从一个人回乡拿起锄头创业到成立专业合作社管理这片占地65亩的养鹅场,徐江腾把青春献给农村,把梦想留给了家乡。他希望以自身实践影响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在创业创新中挥洒热血,浇灌出一朵朵绚丽的“振兴”之花。
记者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