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培育有辨识度的文化IP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00007版: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赵江

  发展夜间经济,是点燃浙江乡村活力的引擎之一,应牢牢抓住“乡土特色”这根生命线。而文化体验是乡村夜间经济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城市夜间经济的最大亮点。

  城市的霓虹闪烁,往往以商业消费为主。而乡村的夜晚,魅力藏在文化里——那些沉淀千年的历史故事、鲜活生动的民俗风情、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等,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金字招牌”。要擦亮这块招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民俗文化是“根”,让夜晚“活”起来。在乌镇的柔波灯影里,听一段韵味悠长的戏曲,看一场光影流转的皮影戏。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对于游客而言,更是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触摸到乡村跳动的“文化脉搏”。再比如,传统节日里,一些乡村举办夜间灯会、热闹的庙会,让古老习俗穿上“光影新衣”,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又增添了观赏性。

  手工艺体验是“特色名片”,让夜晚“动”起来。竹编的柔韧、刺绣的精细、陶土的质朴,乡村手工艺本身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宝藏。通过开设特色手工坊,邀请游客体验,学编小竹篮,体验刺绣、陶艺,这样的动手乐趣和专属记忆,是乡村夜间业态的别样体验。以安吉为例,竹编工坊在夜晚开放,游客在灯光下学习竹编技艺,不仅带动了手工艺品销售,也让游客对乡村文化有了更深理解。

  乡村美食是“味蕾舞台”,让夜晚“香”起来。乡村夜市,绝不只是填饱肚子的地方,它是地道乡土味道的“博览会”。热气腾腾的农家菜、香气四溢的地方小吃,蕴藏着舌尖上的文化故事。通过打造特色美食街等方式,可把饮食文化变成夜间“吸睛”又“吸金”的风景线,让游客的味蕾成为感受乡村饮食文化的窗口,将味觉享受与文化传递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乡村夜间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差异化竞争力,关键在于深挖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精心培育和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IP”。

  (作者为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