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
灯会从古街搬到了水上
本报海宁10月6日电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杨奕) 6日19时,海宁市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旁的洛塘河边,千盏彩灯亮起,水映灯影,点亮夜色。“咚咚咚——”鼓声响起,“志在摩登 灯映硖川”水上迎灯活动拉开帷幕。
一艘挂着彩灯的游船从远处驶来,灯船船头高悬着独具匠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硖石灯彩的精品挂灯。身着汉服的演员立在船头,衣袂随风,仿佛从古画中走来,重现昔日水上迎灯的盛景。紧随其后的灯船上,舞者手提灯彩翩然起舞,一曲花灯舞,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第三艘船上传出清越民乐,笛声与二胡交织成《江南印象》的婉转旋律,船身融入皮影人物、智标塔等海宁元素。压轴登场的花船最为别致,半圆月灯高悬,倒映水中。
夜色中,4艘精心装扮的灯船迤逦而行,成了洛塘河上最亮眼的风景。“中秋氛围太棒了,像穿越回古代过节!”市民杨云站在岸边,拿着手机与朋友记录下这一美好画面。
“硖石灯彩”传承千年,以其为主题的硖石灯会素有“江南第一灯会”之誉,并于2023年列入第六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传统灯会不同,今年灯会从古街“搬”到了水上。“我们将硖石灯彩与古街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在中秋之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海宁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以大型实景演出为核心,并融入情景式艺术演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上迎灯巡游新形态。
花灯船过后,数十位桨板志愿者从洛塘河两岸出发,好似一条游动的长龙。来到河中心,又围绕“明月”变换队形,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朵莲花在水中绽放。
19时20分左右,水中舞台,舞蹈演员王珏媛翩然登场。伴着空灵的音乐声,她轻舒广袖,舞姿轻盈,身影倒映在夜色中的水面上,将“嫦娥奔月”的传说演绎得如梦似幻。
舞毕,“明月”缓缓升空,桨板上的孔明灯也随之放飞,将活动推向高潮。
除了花灯巡游,洛塘河上的水中舞台同样好戏连台。乐器演奏、越剧等表演交替登场。“我们希望,灯会不只是一场活动,更能成为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海宁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兰溪
文化“风”中尝出团圆味
本报兰溪10月6日电 (共享联盟·兰溪 徐正达 记者 陆欣) 6日晚,兰溪市博物馆前的广场渐渐被暖黄灯火点亮,“宋潮·兰博中秋奇妙夜”活动如约启幕。往来市民中,身着各式汉服的年轻人三五成群,衣袂轻扬间尽显古典雅致。
该活动以汉服为媒,依托馆内文物藏品,搭建宋韵场景,通过祈福打卡、诗词问答、灯谜挑战、文物寻珍等形式,让千年宋文化重现,吸引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赴盛宴。
当晚,不少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了中秋传统习俗,还在互动中学到了文物知识,最终赢得的“文创月饼”更让这场文化之旅多了份甜蜜纪念。这款由兰溪市博物馆推出的文创美食,以陈皮红豆为馅,创意灵感来源于馆藏文物——南宋“兰溪开国”铜印。
“为拓宽文化传播途径,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强博物馆教育的趣味性和体验感。利用文创美食,将传统中秋习俗与宋韵文化巧妙融合,从展柜到餐桌,让历史变得‘有滋有味’,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兰溪市博物馆副馆长韩梦盈说,通过美食与文物的跨界融合,打造一场“可玩、可看、可感”的文化盛宴,让参与者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华灯初上,青砖黛瓦的古城墙下,兰江倒映出斑斓灯影。兰溪天下江南景区在灯火与烟火中焕发全新活力。
漫步兰江岸边,晚风捎来美食区的阵阵香气,摊位前早已排起长队。乐队弹唱点燃现场氛围,传统烟火与青春活力在此交融、碰撞。
这场夜宴里,不只有舌尖与耳畔的满足,惬意的夜游兰江活动同步开启,乘着游船随波而行,看岸边灯火映亮江面。
“早就听闻兰江夜色‘醉’人,今年中秋我特意买了船票,带全家来坐船赏月。”市民钱展鹏说。
随着游轮经过兰江大桥、古码头、古城墙、西门城楼、中洲公园、三江口等城市地标,“中洲帆影”“瀔纹漾月”“聚利揽胜”“天下江南”等美景一一呈现,游客们纷纷惊叹:“今晚的夜色好美。”
松阳
古城里的中秋奇妙夜
本报松阳10月6日电 (记者 黄彦 共享联盟·松阳 叶梦雨) 6日,来松阳旅游的苏州游客陈梦秋一家恰巧赶上了当地传统的拜月活动,于是就有了一个奇妙的中秋夜。
晚饭后,陈梦秋一家来到位于县城的文里三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0多张长桌,依次排开,上面整齐摆放着月饼、柚子、枣子等食品,以及松阳香茶、银猴茶、月光佛儿等松阳特色物产和传统非遗。他们学着当地人的模样,在桌前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对着天上的圆月默默许下心愿。
“为什么要拜月?”人群中,有孩子小声发问。“中秋节拜月是松阳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团聚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祈盼。”听到游客询问,一旁的松阳县文化馆馆长叶素珍上前解答。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松阳以本地乡土童谣“月光光 疏朗朗”为主题,以中秋拜月活动为核心,举行“月光光·疏朗朗”2025年松阳国庆中秋文旅主题活动,将松阳月宫调、茶俗、童谣、本地物产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拜月不仅是仪式,更是一场触摸松阳文化根脉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活动的重头戏,中秋拜月以“月光集”的形式精彩呈现。在松阳的明清古街、江泰广场、文里三庙等地,共设置了50多个拜月席位,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
19时30分,文里三庙的城隍庙小广场,一场庄重而温馨的集体拜月仪式——“拜月光”正式开始。在省级非遗项目《月宫调》的悠扬伴奏中,仪式依序展开“净手—献供—上香—敬茶—读祝—拜月—分食—祈福”等环节。
拜月人群中,除了专程前来的游客,还有许多归乡的游子,在杭州工作的叶凯就是其中之一。“每年最盼望的就是中秋回家。”他动情地说,“这拜月仪式让我知道,不管走多远,根都在这儿。”
除了中秋拜月,松阳还在双节期间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多元化的文旅活动,让游客全方位感受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在松阳明善书院、中医药广场等地,月光手作、市集、音乐会、故事会陆续上演。此外,松阳古市老街也热闹非凡,投壶、猜灯谜等传统游戏引人驻足,汉服巡游、舞蹈互动等表演轮番登场,将中秋的仪式感渲染得淋漓尽致,也让传统节日展现出全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