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啸 通讯员 尚家鹏
当前,外卖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服务行业,但同时面临“成长的烦恼”:食品安全隐患、“烧钱大战”频发、配送员权益保障不完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这份被业内称为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的规范性文件,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食品安全和配送员权益保障等重点问题,着力为万亿级规模的外卖市场划定竞争底线。
征求意见稿有哪些看点?相关要求出台后将给外卖行业和广大消费者带来哪些改变?
一
出台《要求》,是发展和规范即时零售的现实需求。
即时零售,主要特征是“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得益于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我国去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5%。
外卖作为高频消费场景,是重要的流量入口。这一行业竞争向来激烈,今年尤盛。“百亿补贴”“大额神券”……各个平台相继发起“外卖大战”,通过发放大额红包、超时免单等补贴活动进行“血拼”,以增加用户订单量,抢夺市场占有率。
“‘外卖大战’一定程度加剧了餐饮市场内卷,使价格体系与行业结构面临失衡风险。”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坚表示。
很多网友也担心,大额补贴之下,容易诱使一些餐饮企业通过降低食材品质或减少菜量等方式控制成本,最终吃亏的还是顾客。
今年8月底,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仅一个月后,由该委员会归口管理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就向公众征求意见,可见制定这一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的重要与急迫。
此前,组织起草《要求》的市场监管总局,还会同有关部门对部分外卖平台进行了集中约谈,直指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要求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外卖平台专门立法时机尚不成熟的背景下,《要求》的出台将有助于平台经济治理从‘粗放式监管’迈入‘精细化规制’的新阶段。”浙江工商大学特聘研究员、法学院副教授高一飞说。
二
记者发现,征求意见稿主要聚焦当前外卖平台服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
首先,是以“幽灵外卖”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所谓“幽灵外卖”,是指没有合法证照或不具备餐饮经营资质的商户,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手段违规上线经营的现象。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平台应建立规范的准入机制,严格审核商户资质与经营信息,促进商户合规经营,提升平台整体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同时,征求意见稿指出,商户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应向平台提供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有效资质证件。比如规定商户应录制并上传带有门店位置信息的“一镜到底”视频,视频内容应清晰包含门店门脸、堂食区域(如有)、后厨等场景。在商户于平台内经营期间,平台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结合人工审核对商户信息每月进行动态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则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是外卖小哥权益保障问题。征求意见稿聚焦配送员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业发展和关怀等方面,明确指出平台应合理限定配送员的接单时长,避免配送员超时劳动、过度劳累引发健康和安全风险。对于连续接单时间超过4小时的配送员,平台应发出疲劳提示。此外,平台应合理设置同时接单量和单日接单量上限,合理调控配送员的劳动量。
第三,是不透明收费和“内卷式”竞争问题。“外卖大战”中,一些餐饮店线上订单量创新高,综合成本结算却是亏本的,“让利赚吆喝”时有发生。也有商家说,复杂的平台收费规则、计费方式、补贴要求令经营者无法清楚掌握成本投入和预期收入。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此,征求意见稿指出,平台面向商户开展的收费项目主要包括技术服务费、配送服务费和推广服务费,平台不应随意变更或新设收费项目,并从公示方式、公示内容、结算明细、推广效果等方面对平台收费作细化规定,通过提升各类费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易理解性,防止不透明收费。对平台促销,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相应成本应由平台自身承担,不应要求商户或配送员进行分摊,或通过推广工具捆绑、临时上调服务收费等方式,将促销活动成本变相转嫁给商户或配送员。
三
相比于同类国际标准,记者发现,征求意见稿聚焦外卖行业中平台、商户、配送员等多元主体间的行为协同,对主体行为的规范更加明确。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原则框架下,征求意见稿对外卖平台管理进行了体系性整合与细化,为平台、商户、配送员确立了清晰的权利义务边界,进一步填补了监管空白。“这有效探索构建了系统化的权责框架。”高一飞表示,征求意见稿将算法透明和公平原则贯穿于技术服务费、促销规则、配送时长计算等核心环节,有助于防止平台滥用优势地位,是推动技术向善、公平竞争的重要保障。
浙江省律协民商委主任、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岐岚认为,虽然“外卖大战”是市场行为,但征求意见稿通过提供可参照适用的服务管理模式与程序指引,可以更有效规范外卖行业的服务行为,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与效率。
还有专家指出,征求意见稿为后续立法提供了实践参考和制度框架。
我们期待,《要求》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充分吸纳各方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提升完善度和可行性,推动营造更公平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