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避免在线教育平台泛滥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00003版: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 孔一

  当今大学教育中,数字化已成趋势,各种在线教育平台日渐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互动的核心工具。但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如果数量过多或使用不当,也可能给教学造成困扰。这一负面效应值得大学管理者加以重视。

  在线教育平台功能异化日益严重。如今,大学生日常学习中要使用的平台往往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例如,某大一学生要使用的平台至少包括:“超星泛雅(学习通)”“雨课堂” “易班”“智慧树(知到)”“U校园”“U校园AI版”“批改网”“到梦空间”“XIQUEER(喜鹊儿)”“头歌云课”“虚拟实验工场”“运动世界校园”“体适能”等。学生们不得不在各种平台之间频繁切换:在“雨课堂”观看教学视频,在“U校园”完成听力,在“批改网”提交作文。多平台导致的漏交作业甚至错过考试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线教育平台种类繁多混杂无序,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困扰。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有违法律规定。每个平台都需要注册或安装指定程序,除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外,部分平台还要求学生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更有甚者,会收集学生的位置信息和活动轨迹,明显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

  加重学生经济负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从硬件看,多平台同时运行需要更高的手机性能,高性能就意味着高价格。从软件看,虽然大多数平台提供免费版本,但往往会在某些高级功能上设置缴费门槛。随着各大平台的推广,大学生每天花费在电子设备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如注意力难集中、睡眠障碍、颈腰椎病发病率增加等。

  在线教育平台的无序扩张对大学生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也与我们倡导的“给学生减负”“远离电子产品”“回归书本”的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在线教育平台治理刻不容缓。必须系统研究、完善制度、综合治理,才能最大限度减小其副作用,最大可能发挥其正功能。这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三方协同。

  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全面了解在线教育平台部署和应用情况的前提下,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利用国家和省级教学资源库评选、精品课程评选等活动规范和引导在线教育平台的选用。在此基础上,加快出台《在线教育平台管理办法》,强化使用者权益保护。

  深入调查科学引导。大学应在全校范围内,分年级、分专业调查学生“被”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情况,在广泛听取学生和教师意见基础上科学评估综合研判,严选若干平台推荐教师使用。原则上,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其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使用的在线教育平台不应超过3个。

  关爱学生慎选慎用。教师应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任课教师不要把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散到不同平台,尽可能使用本专业教师使用率最高的平台。走出线上依赖、抽出更多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才是最有效最理想的教育方式。

  (作者系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