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中国减排承诺赋能《巴黎协定》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00003版: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新一轮NDC是中国一份面向未来的宣言书和路线图。在部分发达国家气候政策频现摇摆、全球减排意愿不稳的背景下,中国此时对外递交明确的减排目标,向国际社会释放“责任担当”信号,这将为信心不足的国际社会提供“定心丸”与“强心剂”。

中国减排承诺赋能《巴黎协定》

  ■ 杨建初 贾卫列

  随着《巴黎协定》进入执行阶段,各缔约方须定期提交更新或增强版国家自主贡献(NDC),以推动全球减排力度持续加强,今年需提交面向2035年及以后的新一轮气候目标。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新一轮NDC,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动力。

  中国首次提出全经济范围、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更好;构建“1+3+3”一揽子系统性目标;提出36亿千瓦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与2015年和2020年提交的前两轮NDC目标相比,新一轮目标呈现革命性升级,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和所有温室气体种类。这标志着中国迈入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低碳韧性发展新征程。

  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尽管个别国家逆流而动,在全球气候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再度退出《巴黎协定》,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抨击气候政策和可再生能源,称碳足迹是“骗局”,但世界大多国家态度一以贯之。对此,中国严正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要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巴黎协定》有效落实,加强绿色经济国际协调。

  新一轮NDC是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首次明确要求温室气体净排放总量在达峰后开始绝对减少,体现了“全覆盖”与“系统性”。“全经济范围”覆盖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林业等所有部门,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经济环节;“所有温室气体”将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都纳入了总量控制范围。新一轮NDC不仅设定排放下降幅度,还明确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森林蓄积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碳市场覆盖范围、气候适应型社会构建等多个方向。新一轮目标是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路径延续和具体化,将进一步强调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绿色技术的支持。

  新一轮NDC是中国一份面向未来的宣言书和路线图。在部分发达国家气候政策频现摇摆、全球减排意愿不稳的背景下,中国此时对外递交明确的减排目标,向国际社会释放“责任担当”信号,这将为信心不足的国际社会提供“定心丸”与“强心剂”。新一轮NDC有利于扩大清洁能源市场与技术溢出,中国在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碳捕捉等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积累,通过出口、国际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可以加速全球能源转型与减排成本下降。新一轮NDC将引发气候谈判与规则塑造话语权的改变,拥有较强减排承诺与行动,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将拥有更多话语权,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安排中的发声能力与谈判地位。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和称赞中国方案对全球气候行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指出的是,虽然中国新目标有巨大的减碳贡献,但全球要实现1.5℃或2℃的控温目标,需要全球多个主要排放体同时采取远超现有承诺的行动。

  (作者分别系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