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诸暨10月5日电 (记者 周楷华 共享联盟·诸暨 方成 通讯员 丁梦) 国庆中秋假期,诸暨市应店街镇紫阆村村民徐国平每天一早就赶到村里的朗园野生刺葡萄园,开始一天的采摘工作,“工作不算累,一天收入有180元。”
10月5日,记者来到葡萄园,只见漫山的葡萄架下,一串串紫玛瑙般的刺葡萄沉甸甸地垂下,在阳光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几名游客一边采摘,一边尝鲜。“这个刺葡萄看着小,但吃起来又甜又Q弹。”杭州游客陈磊赞不绝口。
葡萄园负责人徐豪告诉记者,野生刺葡萄是中国特有的品种,个头虽小但花青素、白藜芦醇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们流转了近600亩山林,年产量约70万公斤。采下的葡萄大部分用来酿酒。”
在离葡萄园不远的酒窖,记者看到600余个橡木桶整齐排放,酒香四溢。“我们的葡萄酒无论颜色、口感、营养都不比国外的差。”徐豪介绍,他们推出的一款葡萄酒在国际展会上获金奖,让中国葡萄酒得到更多认可。目前葡萄酒年产量200吨,产值达3000万元。
除了成功打开市场,一颗小小的野生刺葡萄成功带动乡村和农户增收致富。通过土地流转,葡萄园平均每年帮助村集体增收20万元左右,9至11月的采摘期能满足周边90余名村民就业。
除了葡萄酒,依托葡萄园成立的浙江朗园酒业有限公司还酿造品质更高的葡萄白兰地,研发保健品、化妆品等,不断延伸产业链,做足深加工。同时,葡萄园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正打造户外营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努力为周边农户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目前,朗园酒业已开启“百户万亩”野生刺葡萄推广行动,计划在省内外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带动形成万亩种植规模。眼下,诸暨、富阳、丽水等地共建起千余亩的种植基地,一颗小葡萄的共富路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