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化学反应不会停 中试车间不松劲

日期:10-05
字号:
版面:000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车间没有假期,化学反应不会因为过节而停下来。”10月4日,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明哲博士来到中试平台,换上长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做好防护后走进车间。他参与的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产工艺,已进入第三轮中试装置改造,预备进行新产品试制。

  中试,即中间试验,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环节。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中试平台是全国首批投入使用的中试平台,今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

  国庆中秋假期,中试平台依然开足马力。车间内,实验设备管道密集,传来低沉的轰鸣声,在看不见的反应釜内部,正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聚合反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叫亚克力。”蒋明哲说,亚克力是玻璃替代材料,广泛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光学镜片、医疗、电子器械、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高端亚克力产品却长期被国外垄断。研究院科研团队攻克关键技术,使产品光学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试验证让实验室的成果更适应工厂生产的要求。“规模生产与实验室环境的差异很大,中试阶段模拟工厂生产流程。团队根据中试的结果多轮优化设计思路,摸索出生产线长期稳定运作的方案,并跟进高端应用场景更新,持续进行系列产品的开发。”蒋明哲表示,目前,该工艺经中试验证形成的多套生产技术包已出让,用于建设生产线,基于更多前沿领域需求,新产品中试依然在继续。

  在化工、材料等流程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科创成果通过这样一条路线实现产业转化:先在实验室通过小规模试验验证技术可行性;接着通过一定倍数的放大试验模拟生产环境,进行中间试验;最终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大规模量产。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中试平台是衢州“工业强市 产业兴市”战略主导下的化工领域重大科创平台,由衢州市政府投资建设,研究院负责运营,不仅高校的科研成果通过中试实现成果转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也通过中试后加速走向市场。该中试平台投用3年以来,一直饱和运行,一期建有4个甲类车间,累计签约入驻中试项目50余项,完成近40项,10余个项目在衢州孵化。

  中试平台正进一步扩大规模。在车间西面,记者看到一批新建建筑,外立面风格和车间楼一致。“那是平台二期项目,即将投用。届时,将新增9个甲类车间,已有10多个项目在排队了。”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副院长王晓钟说,中小型科创企业常常会面临缺少中试场地、专业设备、人才的困境。我们优先服务有中试需求的创新技术团队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资源,用高性价比的方案为其解决难题。

  专业人才支撑是中试平台的优势。目前,中试平台建有“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多层次人才队伍,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方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这里不仅有浙大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衢州完善的化工产业配套支持,还有专业化的中试设备、懂行的‘技术补给员’,从设备调试、分析测试到工艺优化提供全程服务,各项配套都与我们的需求高度契合。”杭州双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