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克强
近日,一段“一名驴友在雪山之巅滑坠落崖”的视频在网上流传。9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点在四川甘孜那玛峰。康定市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那玛峰处于未开放状态,落崖者已找到,但已死亡。
类似的悲剧,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中国探险协会探险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称,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人员1126人,受伤92人,死亡84人,失踪11人。其中徒步项目占事故数量最多,涉及人员也最多,达822人。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游客因追求新奇或低估风险,贸然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区域,最终遭遇山洪、迷路、失温等险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类事故一再警示人们,绝不能以漠视生命安全为代价。那种仅凭一时情绪、不顾警示的“任性”,不是勇敢,而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极不负责任的鲁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风靡一时的口号,道出许多人追寻诗和远方的深切渴望。这与其说是一种浪漫洒脱,不如说是一种情绪宣泄。但要提醒的是,“说走就走”的旅程,应该是行动的果决与筹划周全的兼备,而不是脱离理性的缜密与对自然的轻视。比如,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严格遵守景区规定,不跨越警示线,不进入危险区域。出行期间,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及时报告行程动态。同时,管理好个人情绪,避免因一时意气或从众心理而作出冒险举动等。
国庆长假的钟声即将敲响,用理性规划护航诗和远方是关键。也就是说,唯有跟着理性走、跟着规矩走、跟着科学走,才能让“说走就走”的旅程,既充满发现的惊喜,又铺就平安的底色。如此,方能不负秋光,不负生命,收获一段充实而美好的假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