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金融画笔描绘“三农”丰景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00011版: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夏秋之交,在广袤的田野上,金融活水正润泽万物。

  近年来,浙江金融监管局牢固树立为民监管理念,始终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引导和推动辖内金融机构聚焦农户、农村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金融需求痛点堵点。金华各金融机构通过构建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高效、精准的金融支持,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描绘新时代“三农”发展的丰收图景。

  ■ 沈超 马骏

  推动“科技+农业”发展

  走进位于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三条智能育秧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自动填基质、精准浇水、高效播种、智能覆土,整个流程不超过30秒。

  在金华市现代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中,浙江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升级,公司聚焦土壤治理改良、配方施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形成涵盖有机缓释肥研发、健康栽培模式推广及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累计投资超5000万元建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被纳入浙江省“双强行动”重点项目。

  在环保肥料研发、农事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农产品生产等领域,企业普遍面临“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日常周转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支付土地租赁、农资储备、设备升级等,这让公司在技术攻关、科技研发与项目拓展阶段面临资金周转挑战。

  针对企业实际需求,金华银行主动响应、精准服务,组建专项金融服务团队上门对接,深入考察企业特色、经营状况与发展规划,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结合企业情况、项目亮点等,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让企业减负担、得实惠。最终为浙江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综合授信2000万元,有力支持其在项目推进、科技研发和高技术设备升级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的金融活水。

  近年来,磐安县依托5G、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成集数据分析、监测预警、质量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应用系统“中药产业大脑”,并配套建设中药材加工共享车间,实现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精准服务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为了将“中药产业大脑”转化为“金融服务大脑”,农行磐安县支行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面向收购、储藏中药材的经营主体创新推出“中药材仓单质押贷款”。该产品单户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可循环使用,以仓单为质押物,让药材“变身”抵押物,助力药农储好药、卖好药,有效解决中药材收储环节的资金周转难题。该产品自推出以来,已有27户药材收储商户通过“中药产业大脑”推荐获得授信2953万元,实际用信达2550万元。通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农行磐安县支行不仅盘活了中药材库存资源,更推动形成了“数字赋能、金融助力、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磐安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助力杨梅产业振兴

  作为浙江省杨梅主产区之一,兰溪市马涧镇凭借其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

  杨梅丰收季,一名头戴草帽的90后年轻人,正在手机镜头前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兰溪杨梅。“我们有110余亩的种植基地,通过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大棚开关膜、升降温、喷淋、滴灌等操作。”年轻人姓汤,是当地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负责人。近年来,汤先生应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杨梅品质,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今年,汤先生计划进一步提高精品杨梅产量,需要扩大种植面积40亩并更新智能化温控设备,但各项费用让企业的资金周转遇到较大压力。工行金华分行在了解到其融资需求后,主动上门服务,依托“杨梅产业贷”特色产品为企业发放近300万元信用贷款,助力企业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不仅有‘诗和远方’,也有满满科技感。我希望能利用新技术种出好吃的杨梅,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汤先生满怀期待与信心。

  马涧镇杨梅产量大,但杨梅产业长期面临着生产方式传统、抗风险能力弱、资金保障不足等发展瓶颈,许多农户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和担保条件,难以从传统信贷渠道获得融资,导致大棚改造、技术引进等重要计划推进缓慢。

  “建行兰溪支行了解情况后,通过主动上门走访调研,向种植户推荐“裕农快贷”产品,缓解资金压力。这项服务不仅大幅提升了放款效率,更以其免抵押担保的特点,精准契合了农户“短、小、频、急”的资金使用需求。截至目前,该行信息建档总户数290户,总授信额度7930万元,贷款余额4664万元,实现金融服务从“单点帮扶”到“产业覆盖”的有效延伸,并形成了“实地调研-精准授信-快速放款”的完整服务闭环。

  “针对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人身风险保障缺口,建行金华分行联合建信人寿推出‘丹实盈框专属保险计划’,打造‘贷款+保险’综合服务模式。该产品仅需1元保费即可提供最高30万元的人身安全保障,覆盖采摘、种植全流程。活动期间,该计划为农户累计承保了近1.2亿元的保险保障,大幅降低了农户风险成本,形成了‘信贷+保险’协同服务的新模式。”

  擦亮蜜梨产业招牌

  在武义县桐琴镇,蜜梨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金名片,种植面积达5500亩,年产量约1.5万吨,带动梨农年增收超过6000万元。

  桐琴镇水韩上村的徐女士家中,就有一片百余亩的梨园。今年,徐女士引进了新品种梨树,还购置了先进灌溉设备,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周转资金出现困难。

  民泰银行金华分行的客户经理在了解情况后,仔细核实其种植规模和信用状况,为她推荐了专门面向农户的“民惠通”贷款产品。该产品利率优惠、放款快捷、还款方式灵活,适合具有一定经营基础且信用良好的农户,且正好契合农户的生产周期。徐女士提交申请后,仅两天时间,15万元贷款便发放到账。

  民泰银行金华分行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农村开展金融知识宣讲,上门为农户办理业务,并不断优化贷款条件,根据农户实际需求,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实施利率优惠,切实减轻农户负担。

  该行的金融支持不仅缓解了农户个体的经营困难,更助推农业整体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升级。不少农户从此前“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向有计划、有投入、有技术的现代经营方式,收入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民泰银行金华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创新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稳健的金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