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人工智能+”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00008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篇    下一篇

  ■ 汪源 黄雯静 崔丽丽

  当前,我国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消费提质,包含了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和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去年10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深化“浙里文化圈”建设,开展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文旅领域全要素风险感知和监测预警,打造一批标志性人工智能+旅游场景应用。这一顶层设计直指通过技术革命补足服务供给短板,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潜在需求。

  人工智能的三重赋能

  重构生产逻辑,以需定产的智能供应链革命。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传统制造业“生产什么卖什么”的原有模式面临高端供给不足与低端库存积压并存的结构性失衡。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中提出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浙江企业正对此展开深度实践。如杭州犀牛智造工厂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淘宝天猫平台上数亿消费者的搜索、浏览和购买数据,仅用10分钟就能精准进行颜色搭配、模拟不同身材试穿效果并生成3D虚拟样衣。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建立“消费需求—柔性生产”的闭环数据链,不仅带动了上游面料供应商的数字化转型,还将传统工厂从1000件起订的门槛降至100件起订,帮助数万中小商家实现“零库存”运营,实现以大带小协同升级的目标。

  激活服务消费,填补供需缺口的智能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居民服务消费潜力仍受限于供给不足。“苏超”“浙BA”带动的周边游、音乐节和演唱会等人头攒动的场面,无疑是实实在在的“买单能力”。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要求“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加快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面对居家养老、文旅休闲、健康照护等多元需求激增,传统服务供给在规模、质量与响应速度上明显不能满足需要。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算法+场景”的三重穿透,实现精准匹配: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把咨询等待时间缩短80%,释放潜在订单;计算机视觉实时监测餐厅客流与菜品余量,动态调整人力和促销,让翻台率提升15%;数字孪生还原景区全链路动线,预测高峰并推送分时优惠,使游客平均多留2小时、二次消费增长三成。宁波以宁波云医院为平台打造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样板,整合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通过AI辅助诊断系统实现分级诊疗,直接减少患者跨区就医的隐性消费成本。

  构建协同生态,打破数据孤岛的协议创新。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的核心障碍在于数据孤岛。在行业领域构建基于高质量行业数据与知识的专业人工智能,必须从个别企业单点突破走向行业生态协同和标准共建。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互联互通的人工智能生态。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提及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意味着将家电、汽车、街灯、可穿戴等终端的标识、格式、权限协同成统一标准便于互通,边缘计算芯片嵌入安全沙箱,敏感信息不出户,脱敏特征上云,既保护隐私,又丰富模型训练。浙江省数据开放平台整合开放2万多个数据接口和近350亿条数据,有序释放了公共数据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平衡效率与公平

  筑牢公平底线,算法监管与包容性设计。为避免AI加剧消费不平等,浙江应建立全周期算法治理框架。在准入端,要求消费领域AI模型必须通过备案审查,防止“千人千价”情况出现;在运行端,设定AI消费包容指数,动态监测老年人、残障群体等服务可及性,确保技术不抛弃任何人;在补偿端,推行算力券,对中小商户使用公共AI平台给予补贴。

  坚持双轮驱动,智能应用与实体基建并重。扩大消费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浙江应拒绝“空中楼阁”式AI,创新采用AI+新基建捆绑投资模式,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重点领域规模部署,带动边缘智算节点建设,构筑“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底座,县级以上区域实现5G-A规模覆盖;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向公众提供普惠服务和差异化服务,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终端供给,探索用户分层分级保障等创新通信服务模式,培育数字消费新场景。

  构建长效机制,从消费券到可持续激励。针对全民消费券的短期性缺陷,浙江探索数字化消费激励体系,推出“浙江碳普惠”应用,居民通过践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低碳行为获取碳积分,并兑换实物礼品、现金红包、景区门票等各类权益。这一举措将一次性优惠转化为长期、可预期的绿色激励,形成“低碳+授信”的创新性良性循环。

  总之,人工智能赋能消费提质绝非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生产关系重构、发展动能转换的系统工程。浙江探索的本质,是将国务院“人工智能+”战略转化为区域实践的创造性解码。当技术革命与制度创新同频共振时,消费这一最终需求才能真正成为拉动增长的持久引擎。

  (作者单位分别为阿里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