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山海模式”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00008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轻轻一点,专业护士上门护理;无人机跨海翱翔,送药取样只需片刻;共享中药房让居民足不出户,36小时内收到免费快递的中药……这一幅幅充满科技感又温暖人心的场景,正是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破解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写照。

  在宁波象山这片兼具山海之美的土地上,群众曾面临“看病远、看专家难”的双重挑战。如今,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打造“山海模式”,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通过资源下沉、数字赋能、模式创新,让中医药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便捷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基层医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张露

  山海相连 名医到家

  三级网络直达服务末梢

  面对乡村海岛地区医疗资源薄弱的困境,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构建了一张覆盖县、乡、村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泉水般流淌至最偏远的角落。

  以象山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这一清晰的分级体系让中医药服务真正实现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在爵溪分院,170平方米的中医馆已成为辖区群众信赖的中医理疗中心。这里不仅开展中药饮片、小儿推拿、针刺、拔罐等特色服务,更与集团总院合作共建“中医名医工作站”,每周都有县级专家定期坐诊。

  “中医理疗一直是我们中医馆的特色诊疗。2019年开馆至今,不仅吸引辖区群众前来就诊,还有一些周边患者慕名而来。”爵溪分院中医师陈乐依介绍道。

  更令人欣喜的是,集团在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的同时,还在村卫生室创新设置了“中医阁”,作为中医馆的有力补充,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在爵溪街道公屿村卫生室的中医阁,村民冯阿姨一边接受医疗服务一边感慨:“我的胃病是老毛病,现在家门口有了中医服务,再也不用奔波了。”

  从县级专家到乡村医生,从现代化中医馆到贴心“中医阁”,集团通过资源下沉,让中医药服务像山海间的清风,吹进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集团通过系统化培训体系,实施“中医提高班”“西学中”等培训项目,累计举办适宜技术培训班30余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适宜技术培训覆盖率100%,每个村卫生室能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服务。建立9个名医工作室,选派专家驻点带教。现有省级名中医2名,省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人,培养继承人15人,14人获省市(基层)名中医称号,形成梯队化人才队伍。

  智慧医疗 一键解忧

  数字赋能打造中医“云时代”

  2022年,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智慧中药房”投入运营,通过无纸化调配模式,将患者平均等待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效率提升近一倍。

  更早之前,集团在宁波市率先建立首家云平台“共享中药房”,实行统一审方、统一调剂、统一煎药,取消各分院实体中药房,实现乡镇覆盖率100%,扩增中药饮片使用目录至729种,品种数增长180.38%。统一审方,处方合格率从81.07%提升至99.56%,患者在基层看病后,只需录入配送信息,36小时内即可在家收到免费配送的中药。

  今年7月,象山县首条“低空健康线”正式投入使用。这条由集团东陈分院启用的创新航线,搭载恒温箱的医疗无人机往返于村卫生室和分院之间运送检验样本,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这项创新不仅解决了乡村海岛居民就医难题,更成为象山智慧医疗的一张新名片。自今年7月启用以来,“低空健康线”无人机已完成88架次、389份样本的运送任务,成功率达100%。

  “以前我经常要到东陈分院验血,坐公交车来回得半天。现在我在村卫生室抽完血,聊会儿天的时间就能拿到检验报告,真是太方便了。”慢性病患者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

  指尖预约 护理到家

  互联网+打通“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了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院内同质化的专业护理服务。”集团护理部主任夏美玲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集团自2019年底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将中医适宜技术项目融入其中,让患者居家享受专业团队的健康指导。

  目前,依托“浙里护理”平台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已新增中医催乳、口腔护理、陪诊、助诊等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增加至32项。集团共有网约注册护士137人,2023年服务量中医类项目居全省第一,总单量全省中医医院第一;2024年服务量中医类项目居全省第二,总单量全省中医医院第一。

  同时开设的线上护理门诊,开通了心理咨询、造口伤口、糖尿病等12个专科的询诊,精准打通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

  手机下单,护士上门,一套耳穴压豆器具,一次次精准穴位按压,将中医适宜技术送至近视、鼻炎青少年等患者家中,互联网+中医护理不仅能有效避免学生往返医院的奔波,更能实现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省时,让家长放心。”截至目前,这项服务惠及5000余名学生。

  中医夜市 文化润心

  传统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今年8月,象山县人民广场上的一场“中医药文化夜市”吸引了众多市民。白衣天使们化身“夜市摊主”,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创意融合,为市民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健康文化盛宴。

  在“小小李时珍”体验区,身着汉服的孩子认真学习传统制药技艺;药膳体验区前,市民排队品尝特制的药膳奶茶和乌梅酸汤冰粉;义诊区域内,专家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咨询。

  这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是集团推动中医药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体验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疗方面的优势。

  “希望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体验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疗方面的优势。”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院长孙忠敏说。

  此外,集团还举办了“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通过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养生操教学等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从八段锦养生操教学到中药香囊制作,从四季药膳指导到中医体质辨识,这些活动让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万象山海间,中医药服务正焕发着蓬勃生机。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以构建优质高效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笔,以资源下沉、模式创新和数字赋能为墨,在画卷上绘就了“县强、乡活、村稳、民满意”的生动图景。

  这条以群众获得感为标尺的探索之路,不仅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末梢难题,更为中医药事业在县域层面的传承创新提供了“象山经验”。

  图片由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