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潮起之江 击楫科创未来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00012版: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25日,钱塘江畔再度迎来一年一度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这场国际性盛会不仅是浙江彰显科创实力的“金色名片”,更是世界观察中国数字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

  今年1—6月,浙江在数字经济领域继续领跑全国,其中数字贸易进出口4149.5亿元,同比增长13.2%。各行各业争相掀起的“数字赋能”浪潮,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打造“重要窗口”的强大引擎。

  在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鼎力相助,特别是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正成为推动科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引擎。在金融与科技共舞的时代交响中,农行浙江省分行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速推进实施科技金融供给的量质提升,全力服务“金融强国”和“创新浙江”建设,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金融支撑。目前,该行服务科技企业超2万户,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较年初净增超15%。

支持数字经济乘风破浪

  今年以来,以宇树科技、群核科技、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引发全球关注,让浙江站到世界人工智能和算力舞台的C位。眼下,之江大地科创热潮涌动,企业加速崛起的过程中,金融力量始终紧跟步伐,以精准的信贷支持和创新的特色服务,持续为产业注入发展源泉。

  身处瞬息万变的AI时代,科技企业的萌芽与成长离不开金融支持。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孚临科技,主要围绕大数据、AI人工智能和风控领域展开创新转型,借助杭州高新区(滨江)推出的“滨创服”数字科创平台,企业通过一键扫码,拿到了能具象化自身创新力的“体检报告”——“滨创分”。凭借出色的“滨创分”,孚临科技成功获得农行杭州滨江支行基于该分数推出的首个滨江科技企业专属“滨创贷”产品提供的1000万元信用贷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针对杭州高新区(滨江)众多科创企业资金需求应运而生的“滨创贷”,已累计向35家企业投放超2.8亿元。

  不看报表看专利,不重厂房重人才——农行正用这一套评价体系量化企业创新力、成长性,并推出了许许多多像“滨创贷”这样的特色金融服务。金华有一家生产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的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实现量产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大型电池托盘。这些年,新能源市场火热,为助力企业迎势而上,农行金华分行创新运用农总行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基于“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联合研发的“火炬创新积分贷”,为企业发放了该市首笔“火炬创新积分贷”6000万元。至此,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全新路径,越来越多无形的企业创新力正转化成支撑产业发展的有形信贷力。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农行不断加大对多元领域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零售业对于智能计算数字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位于杭州的食方科技,研发各类与食物相关的AI“黑科技”,实现“食之有方”。进入成长期后,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现金流也随之捉襟见肘。农行杭州上泗支行运用智慧评价模型,推出专项金融产品智慧科技贷,把企业“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为其完成500万元纯信用贷款审批发放。有了资金注入,企业在上半年实现了“大模型 V3.0版”的突破性升级,有力推动了其各项应用在行业、机构以及消费市场的全面落地。自专项金融产品推出以来,农行浙江省分行已为超200家企业提供智慧科技贷超14亿元。

  在帮助众多新兴产业破浪前行的进程中,农行浙江省分行持续丰富数据来源,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画像”,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处于初创期或因缺乏抵押资产导致的银行贷款“识别难、评价难、操作难、管理难”等问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技术转化。目前,已在全省完成对20万家泛科技企业的数字画像。

助推智能制造不断升级

  从算法驱动的智慧城市神经中枢,到具备“自主思考”能力的智能汽车,再到“上天入海进身体”的先进纺织材料,历经20多年的持续布局和产业升级,浙江各地不断结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硕果。

  紧扣制造业大省的特质,农行浙江省分行聚焦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块状经济特点,形成产业整体服务方案,全面助力浙江绿色石化、纺织服装、汽车零配件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项目运营贷款、高质量制造贷、转型金融贷、经营权融资等专门产品,全力支持产业高端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累计支持规上企业2.6万户,推动制造业贷款突破5000亿元大关。

  在“中国锯床之都”丽水缙云,当地的晨龙控股凭借技术优势,不仅成功跻身国内锯切装备生产领军企业,还引领地方产业集群以协同、向新为目标抱团发展。近年来,面对原材料价格攀升、订单波动等挑战,晨龙控股在技术改造、设备迭代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存在资金需求。农行丽水缙云支行第一时间为企业制定专属信贷方案,通过与政府部门紧密对接、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等方式,高效提供4000万元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同时促进政策工具协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已累计为企业“年产20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生产线技改项目”发放贷款2770万元。

  作为“国际纺都”,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纺织品在绍兴柯桥流转,年交易额超4000亿元,产品辐射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当地涌现出了一批走在数智化转型前沿的创新企业。其中,博亚服饰研发推出的3D智量应用场景,率先实现互联网量体裁衣。了解到企业计划扩大智能化生产规模,农行绍兴柯桥支行组建服务团队,为企业“量体裁衣”,以近千万元纯信用“科技e贷”帮助企业显著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定制生产效率。

  独行快,众行远。为全力支持绍兴纺织印染业转型升级,农行浙江省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加强全链条支持力度,激活生态资源权益资产,共计为柯桥当地超300家纺织印染企业提供贷款超20亿元。

  当制造业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浙江制造的步伐正迈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除了做企业转型的“助推器”,金融更要托稳浙企出海路。

  走进位于温州瑞安的瑞立集团智能化机加车间,四回路等零部件正加紧赶工;装配车间里,装配好的产品将在打包后发往海外。尽管外部市场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该集团仍依托自主品牌以及丰富的产品品类和高性价比,实现出口总值逆势增长。作为汽摩配行业龙头,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瑞立集团转型升级的每一步,都有农行金融服务的深度陪伴。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多个年头里,农行温州分行的金融服务模式随企业成长持续升级。今年以来,针对瑞立集团智能化产线升级、海外智能装备布局等需求,发放超4亿元贷款支持,支持企业加快出海拿单。而在长期合作中,农行围绕企业转型发展全周期创新服务,让流动性资金、项目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服务,全面覆盖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多元金融场景,成为该集团最大的授用信合作银行。

  为提升开放金融质效,让更多浙商在科技金融助力下开展跨境贸易投资,农行浙江省分行出台专项政策,服务“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创新“外贸e贷”“跨境电商e贷”等产品,为2万多家外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厚植创新沃土万木争春

  在嘉兴,农行嘉兴科技支行依托科创专属信贷服务模式,以科技创新再贷款精准支持一家专注时频赛道的科技企业发展。作为浙江金融系统内首家科技专营支行,该行充分发挥专营优势,多措并举支持科技创新。这样的支持并非个例,在浙江农行辖内,分布着超百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通过集中化、专业化服务模式,畅通科技企业“科技资产—信用资产—信贷资金”高效转化通道。

  农行深知,要了解企业、读懂企业,必须不断迭代升级信贷专属评价模型,借助科技力量实现对科技企业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让客户经理看懂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真正“敢贷、愿贷、能贷”。

  读懂了企业,更要读懂人才。衢州江山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正是凭借人才资源,获得了融资红利。这家企业致力于高性能抗菌内窥镜研发和生产,作为浙大衢州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其研发人员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当地农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结合其人才属性、技术情况,发放了100万元“南孔精英贷”,解决了企业初创期的融资难题。

  如果说精准的信贷支持是“点”上的突破,对重点产业的赋能是“线”上的延伸,那么,要真正激发全域创新的澎湃动能,则更需要一个“面”上融合、良性互动的宏大生态。在助力科创实践的征程中,农行浙江省分行正积极构建汇聚政府、园区、创投、研发、核心企业及众多科创主体的“生态圈”,努力为浙江的创新发展厚植金融沃土:

  一方面,积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当好耐心资本。自2024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以来,农行浙江省分行及辖属杭州分行密切联动农银投资,高效完成工商注册、协会备案、协议签署等全流程工作,成功落地“千帆企航”股权投资基金,以“融资+融智”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目前,该基金项目投放数及金额均居浙江区域金融同业、全国农行系统首位。另一方面,不断拓宽“朋友圈”,联动社会多方力量﹑汇集各方资源,深化“投贷联动”“银担联动”“银研联动”等模式,发挥“投、贷、债、租、汇、链”优势,高效支持“浙江制造”“浙江服务”向“新”而行。

  钱江潮涌,奔流不息;金融活水,润泽万物。当数字经济的浪潮与科技金融的活水相汇,正不断激荡出更绚丽的创新浪花,农行浙江省分行将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通过提供立体化科技金融网络、专属化信贷评价体系、特色化金融产品矩阵、多元化生态合作圈层、综合化集团经营优势,全方位服务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书写勇立潮头的金融担当。

  本版图片由农行浙江省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