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优质电力服务赋能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00010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民营企业发展蓬勃,关键数据可见一斑——民营企业数量、GDP贡献、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和税收占比均超过90%,民营经济已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命脉。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积极践行“电力是重中之重,电网是生命之网”的嘱托,针对家庭作坊、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等不同类型主体的用电需求,推出精准服务:为家庭作坊提供“三零”办电和分表计量服务,助力轻装上阵;为小微企业打造“一窗通办”“摘牌即通电”等高效机制,推行“两电分离”以降本增效;为外贸企业建立“白名单”监测和全流程绿电支持,服务其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些多层次、定制化的电力服务,公司为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交出了服务地方发展的精彩答卷。

  ■ 夏杨晨昱 孙瑚和

  家庭作坊

  零成本办电,轻装上阵

  温州民营经济起源于“家家办厂、户户开店”的模式,沿街排列的“家庭作坊”构成了一道亮丽的经济风景线。这些作坊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对用电成本异常敏感,任何额外的支出都可能影响其经营发展。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精准把握这一需求,全面落实低压用户“三零”服务,推行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低压接入,将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表计,真正实现办电“零投资”。今年,该政策已为超1.1万户低压用户节省投资超过1400万元,有效激发“草根经济”活力。同时,针对温州特有的“店联屋”模式,还推出不同电价类别分表计量服务,实现生产经营与生活用电的精确计量和费用分离,进一步帮助个体户降低用电成本。

  在瑞安市塘下镇,一家典型家庭作坊——温州福聚制袋有限公司的用电体验颇具代表性。该公司位于塘下镇新居行政村,申请用电容量160千伏安,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后确认具备直接装表条件,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送电。企业主感慨道:“我们这种小作坊最怕就是办手续、搞建设,没想到供电公司这么给力,这么快就通电了,也没花一分钱配套费。”

  平阳县水头镇的转型故事更是深刻印证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初心。曾经的水头镇以“中国皮都”闻名全国,巅峰时期拥有制革企业1290家,从业人员数万人,制革总产值达37.29亿元,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粗放发展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当地政府协同国网平阳县供电公司开始了对制革企业的艰难整治。为了推动产业集聚和集中管理,水头镇在麻园村建设皮革生产基地,供电公司在基地规划之初就提供“主动式”前期服务,协助园区电力系统建设规划,快速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用电需求和供电问题,先后配合建设了4条10千伏线路,极大增强企业用电可靠性。坚定的治污决心让水头镇面貌焕然一新:刺鼻的皮革味道不再弥漫,生产基地明亮整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治,绿水青山重新回到了这座小镇。

  小微企业

  一窗通办,降本增效

  小微企业是温州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经营主体之一。针对小微企业用电痛点,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通过政企协同等方式,推出一系列降本增效的精细化、定制化服务,让企业办事更便捷、用电更经济。

  “土地刚摘了牌,供电公司就送来施工用电方案,这效率太让人惊喜了!”7月31日,浙江靓影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拿到供电方案时,对供电公司的现场服务赞不绝口。

  这家企业成为鹿城区工业标准地“摘牌即通电”新政的首批受益者。过去,企业在电力报装中常面临环节“卡点”。按照传统流程,用电地址权属证明是申请必备条件,从摘牌到正式开工往往要等待两三个月。为破解这一难题,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率先在鹿城试点,联合政府多部门,重构办电服务流程。土地出让阶段,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土地联席会议,同步获取工业地块规划信息,第一时间开展现场勘查,预编制接入方案。土地挂牌阶段,以企业信用承诺书替代“用电地址权属证明”,实现“信用先行、容缺办理”。企业完成土地摘牌时,供电公司当场完成供电方案答复,让“地等电”变为“电等地”。

  政企联合,体现在优质服务的方方面面。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主动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在96个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电力窗口,因地制宜提供“水电气网”“不动产登记+电力”联办服务。同时,依托温州全国首家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试点城市,联合市场监管局上线“工商+电力”联办平台,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电力户号互认,推动“工商变更+电力更名”“工商注销+电力销户”等业务跨域办理。

  办电更加方便,用电也更加省钱。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积极推动“两电分离”“小微园供电模式”等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乐清市远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小微园配套宿舍,容量为630千伏安,在供电公司建议下实行了“两电分离”计量模式。自投运至今,宿舍总电量超过67.8万度,根据平均工业电价计算,企业可节省电费约21万元。位于鹿城区的丽龙小微园则全面升级了原有供电模式,与过去由专变集中供电、分表计量内部结算的方式不同,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创新推出产权到户的独立报装方案。目前该园区一期工程已成功完成改造,为11家企业分别报装专用变压器,自改造完成以来累计节约电费约82.5万元,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预计每月还可再节省基本电费近11万元,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用电成本高的难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外贸企业

  精准保供,绿色转型

  外贸企业是温州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柱,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通过精准服务和绿色转型支持,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外贸企业也产生了一定冲击。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建立“白名单”机制,将1261家外贸企业纳入监测范围,对78家重点企业提级监测,通过“电眼看经济”平台开展用电分析,提供用电指导建议,为企业应对市场波动提供决策参考,保障企业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新能源正成为如今的经济热点,新能源并网服务至关重要。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为重大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实施“项目长+双经理制”,全程跟进用电需求。位于龙湾的瑞浦兰钧新能源制造基地(三期)项目是温州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标志性工程,总报装容量9.5万千伏安,主要从事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

  “瑞浦公司是新能源研发和制造的领军企业,生产基地内采用的都是高精密仪器,对电压稳定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滨海供电所所长陈腾介绍。为保障供电质量可靠,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邀请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权威专家,多次到瑞浦公司从电网到企业进行仔细排摸和分析研判,并从电网侧采取了多项改进措施,最终实现专变专供、专线专供,有效保障企业供电电压的精准可靠。

  抓住绿色,就是抓住未来,绿色转型也成为企业外贸突围新路径。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液压系统元件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出口欧美和亚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今年5月,该公司在位于鹿城区藤桥镇的厂区屋顶装设了光伏设备,总装机容量超过3000千瓦。设备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400万千瓦时,根据测算,每年可节约电费约300万元。

  温州鸿升集团则采用“光伏+储能”模式有效解决单一光伏“靠天吃饭”的短板。该企业已有变压器3000千瓦,分布式光伏1700千瓦,为补充光伏电能输出不稳定的短板,又安装1075安时储能设备。“这套系统就像大型充电宝,可以在夜间电力供应充裕、价格较低的低谷时段充电,在白天电力供应紧张、价格较高的高峰时段放电,通过储能错峰用电方式,推动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我们从原本白天每度电1元降到了目前的3毛钱,大大降低电费成本。”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表示。

  从家庭作坊到小微企业,从外贸制造到绿色转型,在电力赋能民营经济的征程上,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己任,为民营企业行稳致远、发展壮大注入电力动能。

  图片由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