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期间,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共收集到861条鸟撞记录。经系统整理与物种鉴定,最终确认有效鸟撞事件860起,涉及鸟类14科、29属、49种,个体总数达1338只。
从受影响类群来看,鸟撞事件主要集中在雀形目的柳莺科、鸫科与噪鹛科等迁徙性鸟类。其中,黄眉柳莺、褐柳莺、灰背鸫、珠颈斑鸠等为高频出现物种,反映出迁徙鸟类在城市环境中面临较高风险。
不同迁徙习性的鸟类在鸟撞事件中的比例差异显著。全年数据显示,留鸟占比51.6%,迁徙性鸟类为46.7%,部分迁徙种类占1.8%。季节变化也呈现明显特征:秋季留鸟鸟撞比例略高(53.4%),而春季迁徙性鸟类比例上升至50.8%,超过留鸟(48%),说明春秋迁徙季节对迁徙鸟类的威胁尤为突出。
在政策引导与多方推动下,2024至2025年全国共开展36项防鸟撞改造实践,覆盖公共建筑、学校、商业楼宇和住宅社区等多种场景。研究显示,科学合理的鸟类友好设计最高可降低90%以上的鸟撞死亡率,展现出显著防护效果。
资料来源:昆山杜克大学《2025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