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国际滨”让世界重新认识浙江制造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00011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制造也曾面临“成长的烦恼”。在以往,浙江生产的袜子、领带、小家电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份额,但产品时常被贴上“廉价”的标签,戴上“低端”的帽子。如何打破困境,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质量强省”“品牌强省”转型?

  近年来,浙江积极推动引导更多企业不断追求卓越经营绩效,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各地也在努力推进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市、区)建设。

  9月16日,在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质量奖,标志着浙江实现制造业领域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 王心慧 朱金权 张敏 蒋天铮

  万里挑一

  中国质量奖,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办,是我国在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授予的是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在推进质量变革创新、提升质量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组织和对中国质量发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中国质量奖的评选堪称“万里挑一”。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本届评选从2023年4月启动,共有541家组织和73名个人进入受理名单,最终获奖名额只有10个。

  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在质量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组织和个人,再共同竞争10个名额,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质量奖至今只办过五届,每年评出不超过10个‘正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能连续每年获得提名奖,已经是对浙江制造的极大肯定。”长期观察浙江制造业动态的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教授宋明顺说。

  光抓质量,就能参与角逐中国质量奖吗?并不是。一位曾参与过中国质量奖评审的专家介绍,中国质量奖的打分依据主要看四方面:质量、创新、品牌和效益。

  “颁发中国质量奖的目的,是通过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终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宋明顺认为,企业要在细分行业内取得领先的规模效益,在世界市场上打得出品牌知名度,才具备参评中国质量奖的基本条件。

  也就是说,墙内开花,墙外也要香。

  前几届中国质量奖的获奖制造业企业,都是在国际上享有广泛知名度的品牌,且在行业内做到了领军地位,营收表现稳健,比如海尔、华为、京东方等。

  不光品牌要在国内国外同时立得住脚,其质量管理模式还得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

  “中国质量奖参评企业需要通过质量管理创新,结合实践总结提炼出独具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且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宋明顺解读道。

  梯度培育

  案例就是路径。海康威视总部所在地杭州高新区(滨江),是如何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引导企业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积极引导企业一方面修炼内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品品质;一方面对标世界,加快推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放大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势——

  推动质量社会共治。高新区(滨江)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企业首席质量官联盟,并依托该联盟常态化开展卓越绩效我来谈、首席科学家面对面等主题沙龙。成立企业首席质量官联盟后,高新区(滨江)还进行了一项具有首创性意义的探索——设立首席质量官联盟专项金融授信,规模达10亿元。泰隆银行总行为滨江支行特批了专项授信额度,首批1800万元授信已拨付给企业。

  提升质量基础设施能级水平。高新区(滨江)创新升级“1+N+X”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式2.0。“1”,即整合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资源,嵌入至滨江“上马石”线上集成服务平台,汇集资源要素2340个、梳理高频服务事项106个。“N+X”,即依托“Bin-hub暖企小站”,在滨江全区范围内建设N个服务站点,融汇X个服务事项,覆盖商事登记、知识产权、质量标准等20个事项,实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集成服务”,形成“服务载体有形、服务内容有感、服务成效有效”的三位一体服务机制。

  推进“质量育种蹲苗”工程。多年来,高新区(滨江)在质量管理领域实践总结了一套“大带小”“老带新”的培育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上下游精准对接和资源要素集聚,推进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从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内涵式发展

  截至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共获得中国质量奖1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3个,浙江省政府质量奖(含提名奖)6个。对于已经跑通的质量管理案例,高新区(滨江)正在加快将其转化为制度、模式、路径,从而推广给全区更多企业。

  实现制造业领域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生动案例。所谓内涵式发展,指的是发展理念要从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资源消耗向绿色低碳转变。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成本优势向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的关键阶段,注重内涵式发展,以质量变革引领产业变革,正是有效路径之一。

  企业破零拿下中国质量奖的背后,反映出高新区(滨江)质量强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7月的滨江区委六届八次全会上,“高质量”一词被频繁提及。眼下,高新区(滨江)正在全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奋力推动创新滨江建设开新局谱新篇,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高新力量。

  “我们将立足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提升产业质量水平,加快建设能力更强、生态更优、效率更高的创新滨江,努力为全市、全省发展大局贡献高新力量。”杭州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