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以“青年与海”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县域样板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00010版:人才强省       上一篇    下一篇

  ■ 王贞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人才是引领创新的中坚力量。象山县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写好教科人一体化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以“青年与海”计划为引领,开辟“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海洋产业赛道,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县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突破30%,今年以来累计招引海洋经济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8个,金七门核电项目、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等百亿元级以上项目有序推进,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80亿元。

  引才有招,以“机制创新”激活人才活水。坚持构建灵活开放、精准适配的引才体系,将“靶向引才”作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出“半岛菁英”计划、海洋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等高能级载体,精准引进海洋领域高层次人才与团队,近3年引育优质人才项目78个,其中奕力电磁、瀚陆海底、赢晟新材等人才企业产值突破千万元。推动教科人一体化改革,强化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6家、院士工作站8家。加快建设象山港技师学院和一批产才融合实体平台,推动“企业自主认定”试点扩面、“科技副总”“产业教授”流动共享,不断提升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匹配精度。深化“两新”融合,围绕海洋经济产业和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人才链,依托“高校热力图谱”推动产业需求与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精准对接,实现人才引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育才有方,以“平台赋能”打造人才高地。坚持发挥高能级平台在集聚资源、推动创新和赋能产业中的关键作用,将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势能,重点打造支撑海洋科技突破的“强引擎”,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一期)加快建设,致力构建国际领先的真实海域试验环境;中国机械总院南方中心、浙海大海洋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平台相继投入运行,顺利引进1名国家级人才、3个甬江创新团队(个人),推动海洋耐蚀铜合金材料等一批海洋产业研发项目落地,成为技术攻关与服务赋能的重要节点。探索“科创联合体”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锦浪科技等龙头企业牵头攻关前沿技术,有效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相关产值已超90亿元。

  聚才有道,以“六子生态”厚植人才沃土。坚持打造近悦远来、如鸟入林的最优人才生态,系统构建以“六子”服务为核心的政策保障体系,全面集成“象山人才码”功能模块,“一码通办”为各类人才提供衣食住行全领域服务场景。设立海洋经济母基金、“人才创业险”等金融工具,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层级支持体系,近3年为人才企业提供贷款超1.28亿元。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秉承“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理念,连续4年举办“青年与海”系列活动,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110名,评选海洋领域“未来独角鲸”企业100家,招募城市合伙人82名。特别是今年,迭代迎新纳新送新贺新主题活动,新增科幻电影周、无人艇大赛等前沿活动,推动人才、产业与区域深度融合,落地产学研合作7项,签约招商项目总金额36.2亿元,以创新生态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是象山最大的增量,人才是象山最大的变量。象山县将紧扣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目标,持续深化“青年与海”品牌打造,不断推动青年与海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人才高地和创新策源地,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更多“象山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