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浙江正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全省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跃升过程中,新工科建设无疑是有力的“助推器”。当科技与产业的齿轮深度咬合,与之匹配的人才该如何培养?
■ 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程振伟:
新工科建设,不仅是对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工程教育的“想象力”觉醒。它要求我们超越技术的表层,以人文的温度与哲学的深度,重新定义未来工程师的塑造之路。
新工科之“新”,首在打破认知的局限,以跨界思维重构知识图谱。传统工科教育习惯于在严格划定的学科藩篱内精耕细作,新工科倡导的“学科交叉”,则是要以“想象力”打破知识的巴别塔,让计算机科学与伦理学对话,让机械工程与设计思维交融,等等。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挑战在于人才培养范式的系统性重构。它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而必须是“行业产业集群的弄潮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容器,而需具备“强创新强适应能力”。这种转变需要“想象力”,远超技术层面——它是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发现。真正的工程创新不在于掌握更多代码公式,而在于培养“持续学习能力”。
新工科建设,关键在构建高校与产业社会共生共荣的生态体系。这一生态需要的“想象力”,是打破校园围墙的勇气,更是重塑大学社会角色的远见。浙江推动高校与“415X”产业集群深度融合的实践表明,当高校打开校门,让产业需求成为科研导向,让真实挑战成为教学素材,教育就获得了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