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绿叶变“金叶”:淳安打造夏秋茶“多元共富”机制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00011版: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淳安县积极响应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战略,立足本地茶产业优势,以夏秋茶市级共富试点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打造“多元共富”机制,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路径。今年以来,该县春末夏秋茶采摘面积4.25万亩,产量1580吨,产值12100万元,同比增长28%和18%。

  鸠坑乡是淳安县茶叶龙头产区。多年来,该乡坚持“产业富民、发展惠民”的工作思路,通过“夯基础、育龙头、强联结”三大抓手,推动形成了“产业提质效、集体增收益、百姓鼓腰包”的共赢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该乡深化“有机小镇”建设,组建专业化、标准化第三方服务机构——茶事服务中心,招募无人机飞手,开展统一飞防服务,在巩固原有有机认证茶园2600亩的基础上,新增有机认证面积400亩,完成7400亩茶园统防统治等服务,实现茶园有机培管全域化,促进茶青品质和茶产品价值双提升。同时,建设以“鸠16”“鸠20”等优良品种为核心的新良种茶基地,推动老茶园更新换代。目前,该乡已建成高效示范茶园300亩,完成宜机化改造500亩,实现夏秋茶产量与质量双提升。

  为进一步扩大夏秋茶收购产能,推动夏秋茶资源高效转化,该乡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资金补短板,整合区县协作、移民、山海协作等资金,争取龙井集群中央财政资金,推动赋置等4个共富茶厂建设,实现了“村村有茶厂”,为茶叶外引工程夯实基础。同时,按照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的要求,完成7家老茶厂提升改造与设备更新,成功培育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目前,仅鸠坑乡夏秋茶日均加工量就达5吨以上,形成绿茶、红茶、黑茶、白茶、茯茶以及茶衍生品的多元产品矩阵。

  如何实现绿叶变“金叶”?在制度层面,该乡完善了夏秋茶保价机制,多层次保价政策再度激发鸠坑乡夏秋茶采收活力。相关人员透露:“我们对收购价达到1.15元/斤的,给予补助企业或大户0.16元/斤;对收购价达到5元/斤的,给予补助企业或大户0.6元/斤,以此调动市场积极性。”目前全乡新增夏秋茶采摘面积800余亩,实现夏秋茶产值提升300万元以上。

  随着夏秋茶的日益兴盛,“龙头+大户+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悄然“升温”,“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就业”等多种合作模式陆续登场,农户、企业、村集体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收益共赢。

  鸠坑乡率先成立乡村人才共富综合体,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开展创业扶持等政策,引育“茶二代”20余名。目前鸠坑乡已成立“茶小馆”服务队,打造青年入乡实践站点1家,与高校达成合作实习6人。联合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夏秋茶种植、病虫害防治等专项技术培训,提升茶农科学种植水平;同时,建立“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员+茶事服务员”三级联动服务体系,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服务。今年来,已组织各类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茶农2500余人次,实施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个、市农业技术团队项目1个,切实提高全乡茶农科学管护能力。(余文彩 姚玉叶 张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