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创新留用地开发模式 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00006版: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面貌不断提升,村民收益大大提高,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杭州市西湖区在村级留用地这块试验田上,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产城融合、民生幸福新路径。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西湖区属国企西湖投资集团积极响应号召,深耕留用地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具体而言,自2017年起西湖投资集团统筹推进全区村级留用地开发建设运营,有效避免了过去村社自行开发时面临的资源少、专业程度低、股权占比少、项目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杭州西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留用地开发模式 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 周静 叶子

  共享开发红利

  增进民生福祉

  据介绍,目前西湖投资集团累计签约合作开发协议留用地51宗1793亩,总建筑面积435万方,涉及6个镇街47个村社。已交付项目每年为村社创造收益约2.5亿元,亩均收益从原先的20万元左右跃升至最高50万元,创造区域税收20亿元,对集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明确规划、简化流程等举措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稳定的收益分配机制增加了租金收益的确定性,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留用地开发带来的红利。例如,三墩镇五幸村社从过去“收益微薄、发展受限”到如今“钱包变鼓、环境提质”,村社股民人均分红约7000元,涨幅每5年涨5%。五幸社区党委书记陈峥南欣喜地表示:“在项目开发建设之前,我们社区留用地面积小、涉及村社多,收益并不显著。项目建成后,不仅获得了真金白银的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实力也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提升和改善。”的确,五幸村社的变化是西湖区留用地开发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让共同富裕从理念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福祉。

  品质效率双优

  筑牢发展“硬支撑”

  在提升项目品质方面,西湖投资集团成绩斐然。已确定方案和开工的项目在营造品质、配置、投资标准等方面均达到区域标杆。截至目前,13个项目获得28个工程建设类奖项,11个项目获得29个国内外设计类奖项。西湖投资集团下属子公司西投置业副总经理李良介绍:“我们高度重视工程现场的规范管理、工艺工法应用以及智慧工地建设,通过学习、借鉴、运用行业先进经验和技术标准,建立了多项标准化制度,实施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项目监管工作。同时,坚持实施样板引路,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效果可控。在项目设计上,将海绵城市概念融入其中,根据不同项目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生活综合体,满足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各类需求。”

  效率提升同样亮眼。西湖投资集团在既有“村社+西投+产业单位”联合开发模式基础上,积极与西湖区商务局、各镇街探索多元合作路径,重点对接国企、央企、社会企业等多元主体;针对商业地产周期特征,创新采用“前端需求锁定+风险前置管理”策略,以“按需开发、定向流转”模式精准对接产业单位定制需求。做地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6个月大幅缩短至8个月,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平均用时从一年以上缩短至3.5个月。例如,小麦岭沙银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时26天,创造了“西投速度”,为区域重点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助力产业升级

  激活发展“新动能”

  目前,西湖投资集团已投入运营留用地园区13个,培育出税收亿元楼2幢,累计引进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6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瞪羚企业2家、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4家,拥有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百余项,为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集聚了充沛动能。

  廉政风险防控则为发展保驾护航。西湖投资集团通过突出制度建设、权力制约和协作联动,强化项目全程监管、村民自治监管和部门合力监管,形成政府监督和百姓监督双重监管模式,有效规避了留用地开发中的各类风险,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此外,集团还搭建了留用地品牌体系,明确“以产兴城 善筑共富”品牌主题,沉淀核心物料、建立专属推广阵地,以品牌影响力为项目高质量发展赋能,持续擦亮西湖区留用地开发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