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宇
杭州兰桂花园小区业委会主任周国柱去世了,有数百人前去送他最后一程。现场很多人眼含热泪,表达着自己的不舍之情。
居民们为什么怀念老周?当然是因为周国柱在长达25年的业委会生涯中倾注的心血和付出,让兰桂花园成为“最会赚钱的小区”之一。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和兰桂花园小区的故事。业委会主任的活并不好干,一个小区里,各利益主体都有自己的诉求,要协调各方的声音,让大家达成一致,谈何容易?更不要说,兰桂花园小区的业委会还为业主们办了那么多实事、好事。如果缺少既热心又能干,还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周,显然很难做到。
但是,人们会怀念老周,绝不只是因为他“最会赚钱”,或者因为他是个难得的好人。回过头来看,他还给我们留下了两笔宝贵的“遗产”,让我们思考:城市、家园和生活在其间的每个人,该如何相处,如何共建文明、共同成长。
首先,业委会和业主之间,应该如何建立信任?老周的好人缘是公认的,但一个小区的业委会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靠的不是人情和关系,而是制度层面上的“强身健骨”。为老周个人奉献精神点赞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正是因为他推动并建立起了完善的财务和重大事务公开机制等,让每一项工作、每一笔账目都在阳光之下,老周和他身后的业委会才真正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信任,才能真正做到为小区居民“代言”。
其次,要提高任何一个小区的基层自治水平,业委会的作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兰桂花园小区路面修复时,业委会提出将草坪砖换成花岗岩火烧板,其间不乏反对声。业委会让业主充分参与了决策过程,召开书面业主大会,最终顺利推进改造工程。
换言之,只会唱“独角戏”的业委会孤掌难鸣,只有提高整个小区居民的参与程度,让所有人都主动献言献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健康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老周最“专业”的地方,并非他的“赚钱能力”,而是调动小区居民积极性的方式方法——为小区的泳池盖顶棚,为小区的电梯装空调,让居民看到业委会为业主着想、踏实做事,从而产生信任度;在每一个决策前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又让居民们进一步加深信任,更愿意配合、参与每一项小区的建设工作。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就必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而一个组织能否顺利、健康运行,取决于制度以及执行者能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就此而言,人们怀念老周,其实也是在呼唤能有更多“老周”站出来,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