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激活创新链 描绘校地融合新图景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00010版: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黄慧彬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到“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对于宁波市江北区而言,优化创新生态,既塑造了城市的特质,又影响着发展的成色。

  甬江北岸,沿路一面,晶莹剔透的玻璃幕墙倒映着路旁的绿树,一幢幢现代化风格的建筑排列得井然有序。这是位于江北区孔浦街道的宁波大学创新港。该创新港自去年底正式开园以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已成为江北区校地合作的“金名片”。

  据悉,宁波大学创新港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由6栋既有建筑和5栋新建建筑组成。园区充分发挥“造血”功能,依托宁波大学优势学科,谋划建设了新型功能材料、信息与智能工程、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3个研究中心和2个现代产业学院。

  孔浦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属地街道,他们坚持将党建工作贯穿宁波大学创新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党建链激活创新链,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以校地企深度融合为切入点,融入甬江科创区建设,深入谋划建设北高教产才孵化园。

  在项目建设初期,孔浦街道深化校地党建联建机制,推动文创港、宁大创新港、数创园深度融入国家大学科技园布局,成立宁大创新港联合党委,组建“产、学、研、投”创新联盟,常态化开展高校、企业、金融机构需求对接。项目建设中期,以创新港空间为载体,定向招引宁大优质科创项目,成立党员项目攻坚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项目建设后期,建立云创1986、大昌1885、8号公园等“产业红盟”平台,推进产业协同创新,推动园区“二次创业”再上新台阶。

  落成半年,成效卓著。近日,浙江省高校人才技术成果推介会在宁大创新港举行。针对中老年人跌倒高风险开发的AI智能毫米波老人跌倒监测系统、针对欧美社区的庭院管理而开发的多功能庭院管理机器人……数十个技术创新性强、市场应用前景好、产业化可行性高的前沿科技项目在现场开展激烈比拼。

  这正是孔浦街道致力于打造“大产业社区”新高地的意义所在。今年以来,为推进社区、园区、校区“组织共建、阵地共享、项目共商、活动共办”,孔浦街道建立“需求直通、问题直办、效果直评”机制,精心选派懂政策、精业务、善协调的党员骨干作为“助企专员”,确保政策红利“一键直达”,推动更多优质人才与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街道还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集成供给改革,推动“空间资源”向“服务效益”转化,串联北站、金兰党群服务综合体、文创港、宁大创新港高精尖人才党群服务驿站,形成“甬江畔”党群服务矩阵。

  “我们将推动全域党建品牌创优,带动科研、企业与市场的紧密互动,让更多的优秀成果在这里成长壮大。”孔浦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这里将成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服务基地,构建集研发设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服务力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实现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培养、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