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破空间枷锁 立致富产业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00010版: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位于湖州市长兴县最南端的和平镇,镇域面积180.4平方公里。近年来,和平镇以“破旧立新”为主线,聚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环境改善与农民增收,全力推动土地资源重组与集约利用,走出一条空间重塑、产业焕新、村民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

  “破”字当头,拆违整出发展新天地。和平镇以“千万工程”为蓝本,大力推进“三清理一修复”行动——清理无序堆放、拆除“一户多宅”等违建、整治破损建筑,并同步修复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全镇累计拆除违建及乱搭乱建448处,面积达4.5万平方米。随着旧村成片拆除,狄家[坪]   、长城、长安等一批美丽乡村项目陆续落地,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和平镇还系统推进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空间布局层层套合(“多田套合”),通过精准测绘与科学规划,将原本零散的地块重新“拼图”,打破田埂篱笆的束缚,重塑农田版图。今年,长安、东山、霅溪等8个村将恢复耕地、水田、旱地共6000余亩,耕地质量与农业发展空间实现“双提升”。

  “立”新求变,资源重组激活共富密码。腾出空间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每一寸土地,成为摆在和平镇面前的新课题。镇内多个村党组织牵头,以“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例如,霅溪、便民桥、小溪口三村联合推行“稻虾轮作”,一年两季虾、一季稻,实现“虾稻共生、一田三收”,河虾亩均效益达5000元,生态大米亩产约1000斤,产品供不应求。

  在城山村,党总支与长兴创意生态农业公司合作成立“稻蛙香·共富工坊”,不仅稻米品质达有机标准,黑斑蛙更获“无抗认证”,亩产效益显著提升,带动15户农户增收100万元,解决70多名村民就业。

  长安村则做实“党组织引领合作社”,与石马洼智慧牧业公司联手,盘活闲置土地建设湖羊养殖基地。通过自动化饲喂、智能环控、粪污资源化处理等技术,实现高效、环保、节地的现代牧业模式。基地预计年存栏湖羊8000头、出栏10000头,年产有机肥1000吨,为村集体年均增收25万元。

  从“破旧”到“立新”,和平镇正执笔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张笑言 朱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