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俏言
柜子里堆着的速写本上立着奖杯,手机里正播放着浙BA杭州赛区的新闻——身穿碎花裙的陈春娜,坐在工作室里埋头画画。不到五分钟,一个头顶山核桃、萌态可掬的“浙BA临安队”卡通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波是把祖师爷都搬上来了啊!”看到网友在她漫画下的评论,陈春娜迅速回了个“捂嘴笑”的表情包,“能被大家看懂画面里的人文梗,真的超开心!”
这位“宝妈画家”并非科班出身。她擅长把新闻热点变成温暖治愈的漫画,用活泼圆润的笔触,快速勾勒社会中的闪光时刻。如今,她已是坐拥全网40万左右粉丝的“绘画大V”,单幅漫画最高阅读量超过1900万,并终于把梦想中的“个人画展”搬进了互联网。
奥运冠军的下班时刻
“没有悬念!李雯雯,冠军!”
2024年8月11日,电视里正播放着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第40金的经典场面,陈春娜一边兴奋地欢呼,一边不忘去抓画笔。笔刚提起,她就瞥见了李雯雯一把抱起教练庆祝的画面。“我一定要把这个瞬间画下来!”她将跑步离场的李雯雯和抱教练的李雯雯同框呈现,还在背景写上三个醒目的大字“下班啦!”
聊起为什么这样构图,陈春娜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当时听到她赛后笑着说‘下班啦’,就觉得她很可爱。这句话还特别能引起共鸣,像极了每个打工人下班那一刻的快乐。”
漫画一发上网,评论区秒变“开心现场”,连李雯雯本人都转发了。陈春娜翻着留言笑个不停:“可能因为我平时就超爱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才能捕捉到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瞬间吧。”
李雯雯夺冠的漫画只是陈春娜众多出圈作品中的一幅。不论是杭州亚运会的“丘妈”还是近期爆火的“浙BA”,都是她笔下的创作题材。聊到为浙BA各区设计卡通形象,她顿时来了精神:“每个区我都融入了地方特色,比如临安是山核桃,上城区有南宋皇城元素。网友们也超有才,会主动在评论区科普文化背景、为自己支持的队伍打call(加油),这种互动真的很暖。”
养成系“宝妈画家”
很多人不知道,拥有众多粉丝的陈春娜,其实是半路出家。
来自广东普宁的她,有着南方女孩的温和与韧劲。对绘画的喜爱,则在她的人生中埋下了温柔的伏笔。读书、成家、生子——生活仿佛始终依着一条既定的轨道行进,却在一辆公交车上“转了一次弯”。小时候,租金一毛钱的漫画书,她一借就是一摞;随家人搬来杭州后,有一天她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幅招聘设计的广告,内心深处的火苗再次被点燃。通过展现最擅长的古风人物绘画,没有专业功底的她最终成功被设计公司破格录用。
“正因为没专业系统地学过,我才特别珍惜每一个机会。”陈春娜细数这一路帮助过她的老师,深感自己特别幸运,“有一次我在画友群里随手发了张练习图,结果被一部知名动画的副导演看到了。他知道我有孩子,还特意挑我宝宝睡觉的时间,打电话教我画水彩画的基本功,一讲就是一个小时。”
陈春娜把画画嵌入每一个碎片时间:上网课、跑图书馆、参加画友采风……家里堆满了练习纸,正反两面都画得满满当当。坐地铁时,她也不忘观察周围人的神态动作,将他们画在速写本上。
2020年起,她开始尝试把新闻事件画成卡通漫画。消防员、抗洪战士、热心市民……在她笔下统统变成“圆滚滚”的小人儿。这种温暖治愈的风格,逐渐成了“那那手绘”的标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我的粉丝里,有很多是和我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学生。”陈春娜说,也因此,她更倾向于挑选暖心、正能量的题材进行创作,“有一幅‘重庆山火救援’主题,画画时我就不断思考:怎么把那么多民间力量浓缩进一幅画?怎样传达那种众志成城的感动?我就像导演一样,在脑海里安排每一个‘分镜头’。”
互联网是更广阔的展厅
陈春娜曾经梦想举办一场线下画展,而现在她把漫画发布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把互联网当作更广阔的展厅。“在网络上,我可以直接读到大家的留言、感受每一次互动,这些都让我特别感动。”正因为从读者那里收获了无数鼓励和共鸣,她才越发珍惜每一次创作的机会。
2023年7月,京津冀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给城市运行带来挑战。京津冀各地防汛部门闻“汛”而动,坚守一线——看到这些新闻后,陈春娜有感而发,创作了救援主题的漫画。漫画一发出,评论区有人呼吁:“黑龙江和吉林也有一些地区受灾,希望你的画笔能让更多人看到——这里也需要帮助!”看到留言后,她连夜创作出了反映黑龙江与吉林防汛的新漫画。“这类主题的画作传播越广,就越可能让更多求助的声音被听见。我愿意一直把这些‘全国一家亲、守望相助’的温暖故事用画笔记录下来。”陈春娜说。
她最爱水彩,擅长以明快饱满的色块捕捉回忆与梦境:父亲买水果时的背影、第一次与同事啃烧饼夜聊的时刻、梦中飘过的热气球与朦胧的少女心事……都在她的笔下化作一抹抹幸福的色调。但她对自己仍然有些“挑剔”:“我嘴挺笨的,大部分情绪都得靠画笔来表达。只不过现在功力还远远不够,很多感受只表达出一半。”
“可我突然发现,我的画真的可以影响到一些人。”有人因为被她的漫画感动,报名成为志愿者;也有人长期守候她的更新、为她写下鼓励。这一点一滴的微光,汇聚成“那那手绘”持续前行的能量。在千千万万网友的陪伴与鼓励下,她将继续紧握画笔,把平凡的人间烟火绘成童话,“画笔很轻,但握紧了,就能把生活活出光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