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嘉兴市秀洲区东升西路(秀洲大道—320国道东侧)道路桥梁提升工程施工现场,一段1.6公里在建路段的路基层采用工程渣土加工的再生灰土铺设,替代传统砂石材料。这是秀洲区首次在道路建设中规模化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标志着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迈出实质性一步。
施工现场,自卸车辆倾倒再生灰土后,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交替作业,通过高频振动与反复碾压形成稳定结构。“路基分三层填筑,每层厚20厘米,需碾压7遍,平整度控制在8毫米内。”施工负责人王健介绍,机械协同作业保障了路基密实度与稳定性。
作为秀洲区运河湾新城南部区域的东西向交通主干道,东升西路承担着大量通勤车流。传统路基采用宕渣等天然材料,消耗资源并影响生态。再生灰土则由工程渣土破碎筛分后掺入石灰拌合,可满足工程强度要求。“定制化生产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降低成本并减少资源开采,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秀洲区交投集团负责人说。
为了确保“废土”变“建材”的质量与安全,秀洲区建立实验室检测体系,对再生灰土的颗粒级配、抗压强度等指标全面检测,优化配比设计。
目前,秀洲区正积极推进再生灰土填料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房建项目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并计划将该材料应用拓展至园林绿化、土壤改良等领域,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创新方案。
“工程渣土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秀洲区交投集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集团将持续探索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新技术,为“无废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吴冰鑫 李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