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久忍
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林坑村,韦羌溪流水潺潺,民居错落有致。山林中,蜂飞鸟鸣之声,不绝于耳。
天气晴好,蜂农卢金富早早上山割蜂脾。他从蜂桶中取出蜜巢,一刀下去,琥珀色的蜂蜜缓缓流出。
“我们的蜜蜂采的是山上的百花蜜,品质好,市场上可以卖到100元一斤呢。”卢金富乐呵呵地说。
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林坑村,拥有4万亩山林,生态资源丰富,却因交通闭塞、人口外流,发展一度滞后。
2016年,刚完成新农村改造的林坑村,开始思索发展之路。靠山吃山,他们首先将目光瞄准了广袤的山林。
“山里面有丰富的蜜源植物,而村里也有悠久的养蜂历史,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大力发展养蜂业。”林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文翔说,养蜂业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且不争地、不占田、省人工,是山区强村富民的优选产业。
说干就干。村里成立了蜜蜂工坊、养蜂协会,为村内低保户分发蜜蜂桶,传授养蜂技术,带动蜂蜜产业发展。山里的蜂蜜通过仙居公用品牌“神仙大农”的销售网络以及电商等渠道,源源不断走出大山。
而今,林坑村蜂蜜年产量达1万斤。全村100多户村民靠养蜜蜂及经营相关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年增收60余万元。
2023年,一个好消息让林坑村蜂农备感振奋。以“梅茶鸡蜂”四位一体山地农业模式为核心的传统耕作体系——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林坑村的养蜂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村里在蜂蜜包装礼盒的设计上,融入“梅茶鸡蜂”地域文化元素,从单纯的“卖蜂蜜”向“卖文化”升级,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当前,村里正积极筹建“梅茶鸡蜂”复合种养研学基地,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养蜂、开民宿、发展农家乐……这些年,林坑村聚焦打造康养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获评农家乐特色村、3A级景区村庄等称号,成为集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旅游精品村。
不仅村民们吃上生态饭,外出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
2017年,看中老家优良的生态资源和发展前景,在北京从事电商工作的85后村民蒋燕毅然决定回村创业,开起了民宿,客流爆满。她又不断扩大投资,一共在村里开出了3家民宿。
“20间房,暑假期间基本天天爆满,近七成是回头客。”蒋燕说,客人大多来自台州市区以及上海、金华等地,都是来村里玩水、爬山的,“好山好水是这里最大的卖点。有客人打趣说,在山里吸一口氧,赛过活神仙。”
目前,林坑村共开出了10家民宿,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产值约500万元。通过盘活生态资源,林坑村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也达到50万元。
游客多了,蜂蜜更不愁卖。而今,林坑村的养蜂业和民宿业实现了良性互动。民宿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而蜂蜜等土特产成了各家民宿的卖点。据初步统计,该村产出的近三成蜂蜜,都直接卖给了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