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志愿服务 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日期:09-10
■ 沈晏 洪琦妮 邵夏莹
点朱砂开蒙启智,传礼仪立德树人。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一场浸润古典气息的传统开笔礼在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街道塔山社区举行,30多名身着汉服的军娃在军嫂义工艺术协会志愿者引领下,诵读经典、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开启读书明礼的成才之旅。开笔礼的结束,宣告陪伴军娃一个暑假的国学课堂也告一段落。
“我们身边没人帮忙带孩子,一到暑假就发愁。幸亏社区举办国学课堂,不仅解决了暑假孩子没人管的问题,也让孩子学到传统知识,还能交朋友,真是太棒了!”谈到已开展五年的国学课堂,军嫂们纷纷点赞。这一让军嫂点赞的服务,正是塔山社区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缩影。
塔山社区是一个户籍人口75%以上为军人家属的特殊社区,且每年会有新的军属随军而来,暑期孩子“看护难”、新军属环境融入慢、归属感不强等烦心事不断。
为此,塔山社区大力推动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目前已有持社工证军嫂7名,志愿服务注册人数1950人,由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在实践中形成“群众点单—专业社工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流程,在创业就业服务、兴趣课程开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军属更好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越来越多的军嫂从“受助者”变为“助人者”,有30余人成为骨干志愿者,年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超300场,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5%以上,形成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
在位于定海老城区中心的东管庙社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如今已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东管庙社区坚持“以服务促治理”,在建强“小哥医院”“小哥理发店”“小哥食堂”等功能性服务站点的同时,引导专业社工及律师等志愿服务力量参与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近一年来解决工作环境改善等问题146个。并依托专业社工组建“小哥议事会”,解决新就业群体遇到的子女就学、社保缴纳等社会问题。关怀与尊重,让“小哥”们真正把自己当作社区的一分子,积极发挥自身流动面广、熟悉区域布局的优势,变身“治理先锋”,争当平安巡查员、政策宣传员、社情收集员、社区议事员、志愿帮扶员。
“塔山社区和东管庙社区的实践证明,要扩大‘共治合伙人’朋友圈,实现社会治理从‘单边喊话’到‘双向奔赴’甚至‘多向奔赴’,才能真正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定海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定海区大力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创建工作,通过专业赋能、资源整合,推动基层治理向精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同时,通过定点招募的形式不断扩大队伍,设立区级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抓好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定海区探索形成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沿海地区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定海区将以试点社区为示范,推动该模式全域推广,加速构建“专业社工有深度、志愿服务有温度、多元共治有力度”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定海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