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新材料锻造新未来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0006版:前沿周刊·科技       上一篇    下一篇

  21世纪科技浪潮中,新材料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正引领着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从古代的自然材料、青铜、铁器,到今天的纳米材料、复合材料,每一次材料的革新都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尤其在几次工业革命阶段,材料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钢铁材料成就的机械化生产、电磁材料催生的自动化生产,以及半导体材料引领的信息化生产,都是材料技术推动工业发展的生动例证。

  根据国家出台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新材料主要包括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类。先进基础材料包括高性能金属、特种塑料与橡胶、陶瓷、玻璃等;关键战略材料包括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及新型显示材料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重要原材料;前沿新材料包括用于高端医疗器械的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

  产业链方面,新材料的制造处于中游位置,上游涉及有色金属、化学纤维、树脂、陶瓷、石墨等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光伏、建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

  2010年10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材料列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是我国首次将新材料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从国家战略角度进行重点扶持。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还联合印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计划到2027年,搭建形成“1+N”(1个中心主平台、N个数据资源节点)的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架构体系;到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数据规模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是促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型研发基础设施,旨在立足机制创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构建新材料数据资源中心、数据产品研发中心、数据基础产品和定制化服务提供中心,主要功能为构建材料数据汇聚标准和融通平台、加强共性和前沿技术研究、开展材料数据软件产品开发应用、提供材料数据公益服务、加强材料基因领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材料数据和技术国际合作等。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受到环保、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新材料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报记者 王雨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