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杜立特”归来 血火情缘八十三载

日期:09-07
字号:
版面:00003版:景象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现场,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威廉·罗斯·康特伯格和妻子特雷西·戴安·康特伯格坐在观礼台上,心情激动:“在现场与中国人民共同庆祝胜利,我们太荣幸了!”

  1942年,康特伯格的外公——罗德尼·罗斯·维尔德因为突袭日本的杜立特行动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是5号机的副驾驶员。

  当年4月18日,在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5个多月后,美军中校杜立特率领突袭队,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对日本进行轰炸,前往中国降落途中,因油料不足等原因,75名美军飞行员在浙赣等地跳伞或迫降。中国军民不惜代价冒死救援,成功救起64人(其中51人被送到衢州),并安全送达重庆等地,创造了救援奇迹。幸运的是,康特伯格的外公维尔德也是被救援的飞行员之一。

  为纪念这一营救壮举,2018年,衢州建成杜立特行动纪念馆。2024年4月,康特伯格夫妇来到衢州参加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纪念活动,他们参观了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来到了维尔德的降落地,见证了降落点纪念标识的落成。同行的3号机领航员查尔斯·奥扎克的女儿苏珊回到了父亲曾经养伤的老房子,和救援者廖诗原的儿子廖明发紧紧相拥。

  今年4月,“我们衢州见(See You in Quzhou)”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在衢州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民间代表相聚衢州,参加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动,赓续两国人民友谊。

  时光荏苒,83年后的今天,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见证着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后代经常来到这里,向见义勇为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在衢州市柯城区双港街道,有一片两国友人种下的友谊林,一旁的杜立特行动飞行员法克特墓碑上镌刻着航空兵的飞翼标志,永远见证着这段难忘的历史。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威廉·罗斯·康特伯格的妻子特雷西打算将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的故事编写进教材,“希望让世界看见,所有人可以携手共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 魏志阳 倪雁强

  于山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