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金融活水润瓯越 城乡融合绘新篇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00011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温州作为全省“第三极”和长三角南翼枢纽,以“强城行动”为牵引,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浙江金融监管局围绕新时代金融监管职责使命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渠道,创造了金融赋能新时代“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在这场事关发展格局重塑、建设成果共享的实践中,工行温州分行积极发挥国有大行责任担当,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群体,推产品、优服务、创模式,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温州城乡融合发展描绘生动图景。

  ■ 黄张苗 江维海

  “强城”筑基

  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县域崛起

  近年来,浙江金融监管局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将优化民营小微融资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工作重点,多措并举打造小微金融服务的浙江样板。县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节点,也是“强城行动”的主战场。工行温州分行以服务县域特色产业、科创企业为重点,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精准服务,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近日,永嘉举行第二届大学生发展大会暨“楠溪创享家”青年乡创计划启动仪式,工行作为当地青创项目融资合作行,全力拓展青年乡创客群业务,加快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为了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工行永嘉城中支行联合相关部门服务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结合龙头企业清单,筛选有潜力、有需求的农户、合作社,深入沟通交流、共享数据。截至7月末,该网点较年初实现普惠拓户52户,实现涉农贷款增量超1000万元。

  在泰顺,一家专注于不锈钢水管制造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控,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声誉。今年4月,该企业成功中标大型国企订单,为按时交付订单,计划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升级,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工行泰顺支行营业部依托经信局提供的企业清单,通过大数据分析与行业研究,锁定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为企业匹配“浙科e贷”产品,以信用贷款模式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工行泰顺支行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在6月底成功向企业授信900万元并投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瑞安,工行创新推出的“e扩快贷”产品,有效填补了项目类贷款线上化的空白。工行瑞安支行敏锐把握小微园区建设契机,与项目开发商开展多轮深入沟通,精准分析其融资需求及未来入园企业痛点。针对小微企业固定资产融资难题,“e扩快贷”展现出线上高效审批、额度及期限匹配度高等优势。7月30日,瑞安支行成功投放全行首笔“e扩快贷”2339万元,实现了该领域线上化“零的突破”。

  在平阳,工行平阳支行深入贯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对接县域大黄鱼产业需求,创新推出“黄鱼贷”产品。今年4月,某海洋开发公司因生产需求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工行平阳支行营业部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组建专班上门对接,现场收集材料、制定融资方案。针对大黄鱼养殖行业季节性特点,客户经理灵活运用“黄鱼贷”产品,简化审批流程,从资料受理到贷款投放全程无缝衔接。4月15日,300万元资金顺利到达企业账户,为企业抢抓生产窗口期注入“金融活水”。截至5月,该行累计为6户企业办理“黄鱼贷”,投放贷款金额达1290万元。

  “兴村”赋能

  深耕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动能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浙江金融监管局以“千万工程”为抓手,着眼于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金融实践。工行温州分行深入田间地头,洞察乡村产业痛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苍南县“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作为参茸类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50亿元。集散中心二期扩建成为撬动区域商贸升级的关键支点。自今年4月项目方取得立项批复后,工行苍南支行敏锐洞察项目痛点,以“全周期金融赋能”思路破局,运用“信用+担保”贷款组合方式,为企业提供5.1亿元授信额度。在金融服务方案获客户认可后,支行组建服务专班,创新“平行作业”模式,资质核验、账户开立、授信尽调等环节同步进行,仅用半日就完成从开户到放款全流程,较常规时效压缩90%。

  洞头区创新整合农村生产要素,打造“渔家厨娘”共富项目,延伸厨娘产业链条,帮扶闲置劳动力就业。工行洞头支行以“公积金+创业贷款+渔家厨娘”为载体,提出“服务渔家厨娘带动经济发展党建融合共赢”的合作思路。2025年,工行洞头支行联合洞头公积金中心、东屏街道推出“渔家厨娘”安居乐业主题活动方案。截至4月底,已为东屏街道农户(含渔家厨娘)授信199人金额1960万元,贷款178人贷款金额990万元,公积金拓户29户,占支行一季度总拓户近50%。

  工行苍南支行积极发挥金融活水作用,通过精准对接乡村多元化发展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近期,苍南支行成功落地首笔“农户e贷”。该笔贷款客户是温州市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产业联合体试点单位,肩负着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实现“无人种植”和共同富裕的使命。因企业规模扩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在建,亟需资金支持。客户经理实地走访后,为企业量身定制“农户e贷”方案,及时发放220万元贷款。截至5月末,工行苍南支行涉农贷款余额74.18亿元,较年初新增10.06亿元,增幅15.69%。

  “融合”提质

  打通城乡堵点 促进资源共享

  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打通要素流动障碍,促进资源双向流动。工行温州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助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苍泰高速公路作为浙江省“九纵九横五环五通道多连”布局中重要的“一连”,对加快浙南闽北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苍泰高速建设影响,苍南县某村拟整村搬迁至马站镇。获悉情况后,工行苍南支行积极对接,筹划并定制“整村授信”金融服务方案,以“农户e贷”为核心工具,全力破解村民搬迁安居的“最后一公里”资金难题。工行苍南支行创新推出“搬迁+生产”双保障融资模式,同时计划联合乡政府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重点讲解“农户e贷”产品特点、申请流程、征信知识,消除村民“不敢贷、不会贷”顾虑。

  工行洞头支行不断探索创新渔农群体金融服务新模式,依托“工银益生活”党建品牌和“工行驿站”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助力渔农群体创业创收。该行制定《工行“金融强村助力共富”行动方案》,深耕农村主阵地。工行洞头支行今年已将海洋食品产业园、南塘汽配产业区、南塘机械产业园等小微园区以及洞头区旅游民宿协会、洞头区电器商会等协会平台纳入特色产业贷白名单,扩大整体授信范围,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截至4月,已发放企业端特色产业贷3笔金额600万元,个人端民宿产业贷50万元。“农户e贷”余额在去年翻两番的基础上,今年做到稳中有升,4月末余额比年初新增821万元,服务客户324人,比年初新增41人,不良率1.98%,保持业内较低水准。

  从支持县城科创企业升级,到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壮大;从破解城乡基础设施融资难题,到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行温州分行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润泽城乡每一寸土地,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更多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