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绍兴滨海新区:招商提质效 发展增动力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00012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未来,已成为城市发展共识。

  今年是绍兴滨海新区奋力打造“大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新区着力构建“4311”现代化产业新体系,提质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和黄酒经典产业集群焕新。同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增省“千项万亿”项目10个以上、省重大产业项目5个以上,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为产业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从引项目到建生态,我们运用招商‘新配方’,激活产业新动能。”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面对全国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格局深化调整的新形势,滨海新区重谋划、强改革、促服务,全面推进项目招引从“政府侧招商”向“市场化招商”转型,项目招引量质齐升。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新引进项目52个,协议总投资超570亿元,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新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激活招商引资新引擎

  面对全球投资扩张更趋谨慎的大环境,以及传统招商手段面临更新的新形势,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如何创新破题?

  “根据贵方需求,这3处地块基本符合条件,可随时安排实地考察。”近日,滨海新区招商人员正与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利用测试中的招商数字化平台,共同筛选江滨片区最佳落地区块。“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我们能精准分析产业链需求,实施定向招商。同时,通过VR、3D等技术,实现土地、厂房、政策等数字资源透明化、可视化,投资者足不出户就能直观了解。”

  招商项目管理服务机制改革是今年滨海新区十大改革任务之一,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和服务升级,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滨海新区以数字化撬动招商效率,启动实施招商项目管理服务数字化系统,从整合资源信息、捕捉产业需求、全周期数据监测等方面,构建透明对接体系,靶向制定招商策略,支撑科学决策优化,以实现大数据赋能精准招商。

  沿着滨海新区马海路进入“绍芯谷”,满目欣欣向荣的气象。在“绍芯谷”城市客厅,滨海新区袍江更新专班相关负责人利用“数智芯谷”平台,向企业代表介绍园区要素与发展潜力。今年初,“绍芯谷”数字系统一期项目通过验收。该系统以全域数字孪生一张图为载体,构建了“绍芯谷”数字驾驶舱(大屏端)、数字芯谷(手机端)和综合管理系统(电脑端)三大核心子系统。“打开小程序,意向企业可以直接录入投资需求,实现高效对接。”项目开发团队负责人何凌峰说。

  为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招商实效,今年,滨海新区探索“飞地借智”跨域协同招商,进一步打开走向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门户,推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接合作。

  针对沪深科技型企业研发资源密集特性,滨海新区创新打造“研发在沪深、量产在绍兴”飞地跨域协作模式,通过集成产业展厅、孵化基地、人才工作站等载体,重点吸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初创企业及科研团队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通道。目前,滨海新区沪深“产业飞地”已完成选址招标,即将启动场地租赁、进场装修等工作。

  此外,滨海新区还探索以民间资本激活与园区基金联动为抓手,构建“民间融资+基金投资”双轮驱动的产业招引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

  滨海新区组建了民营投资联盟,通过“项目路演+资本对接会”形式,促成民企与招引项目股权合作,形成“本土资本+外来技术”的共生模式。新区产业母基金联合社会资本设立细分领域子基金,对落地项目给予“股权投资+配套融资”组合支持。纳瓦电子、盛迈电气便是通过民营企业、园区基金联合投资于近期招引落地的项目。

聚焦链群“先行一步” 打造产业投资生态圈

  走进滨海新区沥海街道追觅科技绍兴基地一期先导项目现场,马力全开的生产线上,一线工人赶工忙,一台台“滨海产”智能扫地机器人下地进库、整装待发。不远处,追觅长三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期计划3年内完成厂区建设并投产,预计年产能约100万台,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

  引来一个产业,“链”起一个集群,这是滨海新区正在打造的以商招商“滨海模式”。作为“招大引强”的标志性成果,追觅科技将进一步发挥智能装备产业链“链主”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上游重点引进传感器、激光雷达、AI芯片等核心部件企业;下游拓展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空天机器人等场景应用企业。目前,已有5个上下游配套项目达成签约意向。

  从精准招商到以商招商,从“单个项目落地”向“产业集群发展”跃升,今年以来,滨海新区紧紧围绕“个十百千万”招商工程目标,锚定“4311”现代化产业赛道,以“链”聚企、以“群”集势、以“配”提效,打造产业投资生态圈。

  在推进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滨海新区全面落实“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机制,加快链主企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壮大以钠电、储能、功率器件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去年以来,星耀锂电、中国烯谷、中芯能等百亿级项目签约落户,这无疑是滨海新区以商招商,深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及关联项目的有力体现。

  世界名企与滨海同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商之一,法国赛博集团计划总投资约6000万欧元,在滨海新区建设商用电器项目。赛博落地滨海新区的背后,并非“一见钟情”的故事。

  在滨海新区斗门智能家电产业园,十来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条厨电全产业链,苏泊尔是产业链中最核心的一环。近年来,滨海新区招商团队联合斗门街道深入剖析苏泊尔及配套企业的核心需求,推动一批技术领先、能有效填补空白的关键配套企业落地,组建斗门智能家电产业园。在此基础上,新区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加速布局发展以智能家电为主导、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创新型数字化工厂为基石的智能家居家电产业集群。优质生态吸引了苏泊尔母公司法国赛博集团的青睐,苏泊尔为赛博的落地奠定坚实基础,赛博项目起到了补链、强链的积极作用。

  “链群招商背后,是我们一贯追求的价值共鸣、生态共建共赢。”滨海新区招商部门负责人说。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绘制产业图谱是一项重要指南。滨海新区积极编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光伏、人工智能等产业图谱,清晰展现产业链各环节的传导与价值关系,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推进服务“更上一层” 赋能经济发展高质量

  招商引资并非“一锤子买卖”,服务需随项目落地延伸。在滨海新区,项目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携手同行的起点。

  “项目落户要经过立项备案、规划审批、环境评价、土地获取、建设审批等流程,企业需及时备齐相关材料。”近日,在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招商服务板块工作人员郑天骄热心协助相关企业对接规建部门,商洽其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项目的落户工作。

  日前,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增招商服务板块,提供投资环境推介、政策咨询解读、前期指导服务、审批代办协助、招商政策兑现、问题诉求受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协调项目落户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全方位保驾护航。

  据悉,该窗口由新区招商部门派驻专员驻点服务,集成项目申报与协调督办功能,通过“企业点单、窗口派单、部门接单、督查跟单”机制,实现“接诉即办、一窗受理、闭环办结”。截至目前,招商专员已向15家企业推介营商环境、解读政策,受理近20个项目相关咨询50余项,并取得实质进展。

  优质招商离不开专业服务。滨海新区致力以服务优化为核心抓手,通过全维度、精细化举措提升招引项目落地率,而投资服务中心的项目服务专员队伍,以“管家式”服务体系为项目高效推进构建更具支撑力的服务生态。

  一方面,迭代升级营商服务,从“保姆式”向“赋能式”进阶,目前新区招商4.0版着力打造资源对接与要素保障,提供涵盖市场拓展、资金融通、订单匹配、人力补给、人才引育的全维度服务,助力企业打通发展脉络,实现稳健增长。

  另一方面,精准滴灌赋能发展。滨海新区以“乙方”思维当好企业发展顾问:依托本地5所高职院校资源,定向解决产业工人招聘难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和配套链,主动对接上下游业务,完善产业生态;联动银行资源,提供存款、贷款等金融对接服务,打通资金流通渠道,加速项目投产节奏。

  此外,闭环提效落地服务。滨海新区实施“基金尽调、签约落户、规划研究、服务跟踪、政策兑现”等五个前置,推进招商政策“达标即享”模式。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超前做好项目用地、环评、规划、能耗等要素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优先审批、容缺受理、并联推进。从基础保障到生态构建,从流程优化到效率提升,多层次服务举措形成叠加效应,为项目落地筑牢坚实后盾。比如,追觅科技绍兴基地项目一期先导项目在多部门的努力下,仅用54天全线贯通投产,交出一份“落地即奔跑,投产即见效”的惊艳答卷。

  如今,从项目的近悦远来到发展的日新月异,滨海新区构建起“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大”的产业生态,不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朝着“大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目标大步跨进。

  本版图片由绍兴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