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正式通行
日期:09-03
8月29日,杭州市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正式开放通行。作为连接运河两岸的关键纽带,该人行桥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也紧密串联了小河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与桥西直街三大历史街区,将促进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发展。
人行桥位于西塘河与大运河交叉口北侧,桥梁主桥总长154.2米,主桥平面呈“Y”形。从空中俯瞰,人行桥宛如一条飘舞的丝带,以流畅的曲线轻盈地横跨在大运河之上。
过去,青莎公园或小河公园附近的居民或行人需绕行大关桥或登云桥,耗时需近20~30分钟才能到达运河对岸,如今人行桥的开通帮助居民实现了高效直达。
家住运河天地旁的王大爷迫不及待走上桥,举起手机拍摄桥上风光:“我基本每天都要去运河对岸,人行桥没开通的时候只能从登云桥绕着走,要将近半小时才能到对面,刚才试了一下,只要5分钟就走到了,太方便了!”
“在设计方面,我们充分考虑了各种年龄段及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比如桥上的双层扶手设计兼顾了轮椅使用者、儿童及老人的行走便利,而盲道体系则为视障群体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同时,桥梁设置了2个梯道和2个无障碍坡道共4个上桥点,以实现全龄友好通行。”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建管公司副总经理钱文彪介绍。
在梯道设计上,建设团队针对踏步高度与宽度展开多方案比选,最终采用坡度1:3、踏面宽40厘米的优化尺寸,避免了宽踏步导致的同侧脚连续升降不适,十分人性化。
在桥梁结构上,人行桥采用创新的平面拱形两端固结体系,主跨97.4米、边跨56.8米的跨度设计,配合平均仅2.5米的梁高,显著提升了桥梁与运河景观的协调性,并充分考虑了市民的使用舒适度,其“做旧工业风”的外观则与周边小河公园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运河沿岸的文化记忆与历史文脉也在这座桥上得到了呈现。栏杆扶手上精心装饰着50幅诗船饰纹,其中约25幅选自《北新关志》中歌咏北新关景观的诗句,以传统水墨小品呈现;另约25幅则从文献记载的70余种漕运船式中精选典型船型,经专业考据后重新绘制而成。
下一步,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将继续围绕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持续推进运河沿线公共空间的贯通与功能提升。同时,强化呈现运河历史文脉的公共传播与体验性,助力打造更具人文温度和文化魅力的世界级运河文旅名片。 (邵天懿 鲍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