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日报

温州高速创新机制育人才 特色赋能显成效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00010版:浙江国企       上一篇    下一篇

  ■ 叶文裕 池冰蕾 杨吟

  近年来,以“岗位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温州管理中心构建了一套兼具系统性与地方特色的人才培育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走出一条“机制护航、特色赋能”的人才成长新路径,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机制筑基,多维培育

  2022年至2024年,温州管理中心以“专业立岗、技能兴企”为目标,推出3项核心机制夯实人才培育基础。

  整合“高校智库+行业专家+内部骨干”三维师资力量,与温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定制化课程,开展内部骨干业务知识经验分享,3年累计培训2000人次。推行分层培养模式,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培训模式提升一线员工标准化操作,通过参访智慧城市场馆、移动展示中心等活动提升管理人员数字化应用能力,借由企业研学拓展中层骨干创新视野。

  同时,温州管理中心充分发扬温州“商行天下”精神,强化以赛促训机制,建立“日常练兵—内部比武—省级参赛”通道,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3年来,温州管理中心所获的国家级荣誉从4项增至13项,“五小”创新项目达141项,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创新实践,破解难题

  在完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温州管理中心创新开展“三力行谋项目”活动,推动各基层站所结合实际情况,精准落地多项创新举措,切实解决运营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人才培育向质效突破跃升。

  在提升通行效率方面,温州管理中心全面推行娄桥“菜篮子”绿通车辆预约免检模式。该项目依托电子结算系统建立信用白名单,对信用良好的绿通车辆实行预约通行、免检放行,有效提升通行效率,破解收费站拥堵问题。在服务创新方面,温州管理中心着力打造“枫林模式3.0”,成功落地“高速会客厅”与景途项目,为司乘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延伸服务区”样板。面对清障救援新挑战,该管理中心组织技术骨干编制20余个主流品牌新能源车辆应急解锁教程,明确标准化救援流程。通过专项培训和实操演练,让救援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新能源车型的应急处置方法,使救援时长缩短50%。

  温州管理中心推出的系列措施紧扣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两大核心,精准破解所辖高速的运营痛点,实现从“基础提升”到“质效突破”跨越。

  四位一体,提能增效

  温州管理中心创新构建“学、讲、练、评”四位一体综合素养培育体系,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中心组建的“红动温州”宣讲队与温州大学“小马”宣讲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政策解读+案例分享”活动,在传播高速管理经验的同时,提升员工“会想、能干、善表达”的综合素养。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传统培训局限,以常态化学习、多元化练兵、精准化评价等方式倒逼能力进阶,形成具有温州辨识度的岗位能力提升范式,成为展示交通人才风采的重要窗口。

  从机制构建到创新实践,温州管理中心始终坚持“本土资源为基、问题导向为要”的人才培养理念,使人才培养工作既符合行业发展前沿趋势,又深度融合区域特色,既接“行业天线”又连“温州地气”,培育具有温州特质的高速公路人才,全力书写交通人才培育的精彩篇章。

  未来,温州管理中心将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交通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