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强凤 罗辰群 杨吟
8月19日,浙赣省际大通道甬金衢上衢州段项目建设正酣。在灵山港1号桥施工现场,40余名施工人员操作各类机械设备,加紧进行第35根桩基浇筑。机器轰鸣声中,这座承载区域发展期望的重要桥梁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该项目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首批重大项目之一,自今年4月9日开工以来,已基本建成6个标段三集中场站主体,同步推进27处先行开工点,在这股加速度的背后,是一套严密的全链条监督体系在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确保工程推进又快又稳。
作为省交通集团下属的专业化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浙高建公司始终将清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工程建设与清廉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见效,为交通项目高质量建设筑牢廉洁基石。从项目酝酿到落地开工,从关键环节到日常监管,浙高建公司构建起一套全流程闭环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搭建“清廉浙高建”制度体系、开展项目全覆盖廉政交底、推行数字化“阳光工程”管理等系列举措,逐步形成全链条、多层次廉政防控体系。
在甬金衢上衢州段项目建设中,这种全链条监督机制得到了生动实践和创新发展。项目指挥部在落实公司清廉要求基础上,创新推出“前期介入、过程管控”模式,实现廉政建设与工程建设同频共振。项目启动伊始就开展“廉政风险扫描”,对全流程进行“廉政体检”,精准梳理出专题报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等8大类132项高风险环节,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并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将监督关口前移至项目筹备阶段,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
在设计优化环节,通过实行派驻纪检旁听制,强化流程合规性监督。这一举措推动项目估算造价从328亿元降至初设批复概算293.44亿元,实现“瘦身健体”与廉洁防控的双重成效。在用地报批阶段,项目指挥部联合审计、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补偿标准合规性审查”,全程监督征地补偿政策执行与资金发放,既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又为先行用地提前3个月获批奠定基础,助力项目跻身2025年浙江首批开工高速项目行列。
进入施工建设阶段,监督网络进一步织密筑牢。项目指挥部与市、县(区)纪委监委签订“纪企共建”备忘录,联合开展“以案释纪、警示教育、风险排查、难点联克”系列活动,构建内外部双向监督防线,形成监督合力;打造“铁面说道”廉洁场馆,将“铁面御史”赵抃的勤廉文化融入项目建设,让千年廉脉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实干动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建设氛围。除此之外,该项目还依托“一点三员”管理体系,在灵山港大桥、四都枢纽等关键节点设立现场监督员,借助“浙江省交通工程综合监管系统”生成项目专属“智廉码”,让监督实现“零距离、无死角”。
这套全链条监督机制不仅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更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通过提前排查风险、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过程监督,避免工程延误和质量隐患,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与此同时,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也增强了参建各方的信任度,形成良好合作氛围,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浙高建公司将持续深化全链条监督机制,在现有防控体系基础上,不断探索“阳光工程”建设新模式,推动廉政风险动态感知、及时处置,做到防患于未然。深化“纪企共建”“派驻监督”“廉洁文化进工地”等特色做法,将清廉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各环节,让廉洁基因成为项目高质量建设的“隐形引擎”,为工程优质高效推进提供坚强保障。